9月8日凌晨消息,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7日下午与清华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优米网创始人王利芬一起探讨联想集团国际化历程。柳传志在谈话中表示,中国企业借海外并购“走出去”,首先要弄清楚并购目的,其次要解决好文化融合问题。
2003年4月,联想集团将“Legend”品牌标识更换为“Lenovo”,成功迈出进军国际市场的的第一步。2004年12月,联想集团通过收购IBM个人电脑和笔记本业务,正式开始国际化历程。如今6年多时间过去了,柳传志也为这桩并购定调成功。
决定走出去
柳传志说,2000年前后,联想集团遇到未来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摆在联想集团面前的是两条路:一个是业务多元化发展,一个是专注向海外发展。2003年,联想集团在杨元庆的带领下反复制定战略,最后还是决定以业务专注的方式发展。
于是,联想集团把目光转向了海外。
柳传志回忆称,“在国际化的道路上,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做法就是靠自身的发展,一种就是靠并购的方式发展。那个时候有一个很好的机遇,就是IBM希望我们并购他们的PC业务。就这个事情,我们也分析了能做不能做,最后就做了。”
就这样,在与IBM进行了一年多的秘密谈判之后,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对外宣布以12.5亿美元(现金加股票)全盘收购IBMPC业务。
不并购活都活不了
柳传志表示,联想集团当时分析认为,要形成一个国际上的技术品牌,如果靠自己打出去,这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因此公司才选择了并购道路。
他指出,联想集团选择并购IBMPC业务则是看重了三点:“第一个是一个好牌子,IBM的ThinkPad。这个牌子是IBM花了十几亿美元,用了十年的时间做出来的。如果联想并购以后,这个牌子就能成为我们走向世界的敲门砖。”
“第二个是想并购IBM的技术队伍。这个技术队伍不仅是专利,……因为IBM是PC框架的鼻祖,联想希能望把设计笔记本的人、设计ThinkPad的人、做总体结构的人与中国的科研人员结合在一起,能够在技术上有所突破。”
“第三个,联想希望得到国际化的资源,包括国际化的商业渠道、领导团队、国际化的领导方式。”
柳传志表示,“从今天的效果来看,果然比我们自己发展会好。并购的时候我们的营业额是30亿美元,2011年是216亿美元,翻了很多倍。我们在并购前占全球PC市场2%到3%的市场份额,现在是12.2%,而且现在往上的趋势依然很大。”
他认为,“在上个季度,我们一家PC的销售量的增长超过了全球市场平均增长的8倍。这些业绩如果仅仅在中国国内,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如果当时我们一直在国内的话,今天活都活不了。因为出货量大才能做的更好,而且才能有后面的资金实力。所以从业绩角度来看,并购稳定了,就算是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