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资本寒冬来临:中国式团购何去何从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1-02-12
“这是一场长跑,也是一场割喉战”,2011年5月,糯米网(微博)的总经理沈博阳在人人网更新了他的个人状态,在他看来,混战团购,比涉水电商更加辛苦。

国内团购网站的增长速度让人始料不及。有人惊叹团购的魅力,称“绝对不亚于Web2.0及SNS进入中国的盛世壮景”,但也有人讽喻,“这是互联网创业迄今为止最具戏剧性和泡沫化的行业”。短短18月时间,国内的草根大军乘借着团购鼻祖美国Groupon的一夜春风,如那千树万树梨花次第开放。

“野蛮生长”、“无序竞争”、“挖角黑幕”、“疯狂广告”、“烧钱无度”、“赚了吆喝输了业绩”已成为中国团购网站鲜明的产业图谱。“岂止一个乱字了得”。根据中国互联网监测研究权威机构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抽样调查,截止8月,中国团购企业已超过5500家,近18个月里,平均每天新冒出10家,但亦有同等数量的团购网站走向灭亡,市场酣战程度可见一斑。

拷问5000团购试验田

市场竞争中有一个二元法则,即未来在多个行业都只会存在一个双寡头。最新出台的《2011上半年中国网络团购用户调查报告》犹如一瓢冷水,浇灭了更多进驻团购江湖的大佬们的雄心。

在过去的一年,浩浩荡荡的中国团购队伍已丑闻频出。前有高朋内部作假,裁员浪潮;后有拉手网(微博)集体私奔,窝窝团(微博)恶意挖角;继而Facebook宣告团购业务DailyDeals流产,平台通吃模式受挫……

乱花渐欲迷人眼,随着行业的“马太效应”愈加明显,即使拥有强烈基因复制的能力,中国的团购网站如今面临的更多的,是同质化严重的产业环境下如何定位和生存下去的问题。能否繁衍出个性化的商业模式,在“千团大战”的背后,“融资—烧钱扩张—再融资”的资本循环,是否会变成行业的“生死劫”?

根据艾瑞咨询6月公布的团购网站排行榜,中国团购网站用户月度总访问次数达20.8亿次,较5月环比上升2.8%。位居榜首的是淘宝聚划算(微博),拉手网和美团网(微博)排名紧随其后,日均覆盖人数分别达1071万人、628万人,470万人。

窝窝团从第5位上升至第4位,月度访问次数较5月份环比增长43.6%,增长势头显著。而化妆品电子商务团购网聚美优品(微博)、依靠腾讯平台转化流量的QQ团购、背靠人人网的糯米网也取得不错的月度用户访问及下单转化数据。

无论是垂直的行业团购,还是地域团购,对于来势汹汹的团购潮,消费者心中有太多的爱恨交加。在CPI高企的经济大局中,团购无形传播了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造就商家、消费者、团购网站的三方共赢,原是行业模式的最大希冀。

百舸争流的“吃螃蟹者”,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年轻、新颖、社交化、相信“抱团”产业迸发的微经济力量。还有一个事实是,团购的商业模式是绝对的“轻资产经营型”。在销售的前端,只需做好SNS、Email、论坛的宣传推广服务,而无需后端消耗大量库存及物流成本的支撑。

轻资产经营赋予企业更多的灵活性,但是却无法零库存、零物流的电子商务平台,在产品供应链控制风险上很被动。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1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团购行业已经成为今年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

细数团购多宗罪疯狂增长背后藏玄机

良莠不齐,缺乏行业诚信、欺诈普遍是当下团购网站的通病。细数中国式团购的发家史,自从2010年1月国内首家团购网站满座网(微博)出现后,美团网、拉手网等相继上线,具备资源优势的门户网站、SNS社区、地方分类信息网站、电子商务网站及地方报刊、新闻网络等也先后推出网购的平台,一时间,团购网站遍地开花的局面。

团购商品品类特色品类较少、团购商品服务质量缺失等问题对于吸引及留住消费者粘性存在巨大的障碍,尤其是芸芸无品牌的小网站,总让消费者“很受伤”。

中国互联网监测研究权威机构DCCI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消费者中,有61%的互联网用户参加过团购,没有听说过团购的只有4%,有26%的互联网用户只浏览过团购网站但没有参与购买。”其实,缺乏统一、有效的监管和规范正是团购网站频频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有业内人士亮出了团购创业的底牌——“办团购网站像摆地摊一样简单。”也许这道出了目前团购网站疯长的原因之一是离奇低的建站成本。据透露,“从技术角度讲,团购网站的门槛确实很低,60块钱买一个域名和空间,30块钱买套团购网站源代码,而CMS(网站模板)更是简单,所有这些加起来,100元就能解决。”

援引相关观点,基本照搬Groupon模式的团购网站系统售价最低只要4000元左右,加上支付系统、企业信箱、短信服务等,建站成本可以控制在1万元以内,而运营一家团购网站每月大约需要5000元,包括服务器租金2000元左右,网站推广费用3000元左右。

根据国务院令第292号《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经营性网站必须办理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以下简称ICP证),否则就属于非法经营。目前很多网站都没有工商、工信部的相关登记注册,更谈不上营业资质和实名的审批程序了。

据了解,取得ICP证的条件是公司注册资金必须达到货币资金100万元或者以上。若严格执行起来,自发组建的中小团购网站恐怕将哀鸿遍野。

除了背负资质的罪名,团购创业门槛不高,也是行业乱局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团网市场经理谭晨辉曾公开表示,“一个团购的最低配置是1个客服、3个销售、3个编辑、1个技术以及一个摄影师,硬件方面的投入甚至两万都不到。”

“但是,团购网站作为服务行业,要往高级方向发展,必然拥有强大的用户数据分析能力,对服务体系的建立、手机客户端等技术研究都要慢慢的跟上去。”

团购网站仍呈现着无规则的疯长,尽管不少经营者已经感受到,“团购行业正在悄悄降温”,但外部环境的恶劣迫使中国企业的瘤疾暴露无遗——创造性不足、山寨文化盛行。

拼速度、拼规模、拼服务,拼到底仍是资本的游戏

在很多专家和玩家眼中,团购没有太多技术含量,门槛很低,颇有空手套白狼的意味。但同时也是极具价值的商业实践,易凯资本CEO王冉在博客中直言,99%的团购网站将死掉。

“‘千团大战’之后,能够存活下来的团购网站也就10家左右。”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微博)在其博客中这样写。

拼速度、拼规模、拼服务,团购拼到底,仍是资本的游戏。以高朋网为警戒,尽管身上流淌着Groupon与腾讯组合的血液,但高朋网在中国的发展并没有坦途。“高朋注定要为在中国的急速扩张付出代价”,据不完全统计,高朋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曾放言3个月要将队伍扩张至3000人,如今已经遣散了多达1/3的员工,关闭了50%-80%的中国办事处。

继高朋之后,窝窝团也陷入裁员门和恶意挖角的事件,让团购行业冬天的寒风呼之欲出。有评论指出,这或为戳破团购这个大泡沫敲响了警钟。

团购面临的资金压力让企业阵营不得不退缩,根据Marbridge咨询的数据,高朋每个月花1500万元人民币在谷歌和百度的广告上,而这一数字相当于每月销售额的一半。而创立伊始,高朋“烧掉”的钱每个月都在几千万元左右。

团购之烧钱,从目前唯一披露财报的糯米网中可以看出探之一二。人人公司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糯米网平均每月要亏掉近1000万元人民币。根据独立团购导航网站团800的统计数据,在销售额进入全国市场前十、员工总数不到500的前提下,糯米网二季度财报只赚100万赔460万,令人瞠目。

“目前国内团购行业普遍的毛利率已经由最初的15%-20%降至个位数,目前基本保持在5%左右。”糯米网总经理沈博阳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指出,“目前没有一家团购网站能真正盈利,但真正的狼还没来,腾讯、百度等网络平台在B2C领域积累了大量的付费用户,一旦掺和到团购中来,将会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于是,团购大佬们纷纷玩起了并不闭幕的融资游戏。互联网估值最疯狂的团购网站拉手网,在上线不到3个月,就敲定了RebateNetworks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A轮融资后的半年,拉手进行了B轮融资,共计5000万美元。4个月之后,完成C轮融资1.1亿美元,如今拉手网估值高达11亿美元。

年初,大众点评于今年年初获得超1亿美元的融资,除了用于新城市拓展、布局团购业务,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进一步布局移动互联网。5月,窝窝团宣布获得A轮融资2亿美元,达到团购业内单笔融资的最大规模,同时高调启动在美国上市。7月,美团网公布B轮融资时,同步宣布启动C轮融资。

团购玩家们除了风风火火上演巨额融资战,还背负着疯狂挖角戏、和恶意公关赛等的骂名。团购网站整体数量已经发生改变,从半年前开始数据在下滑,美团网创始人王兴预期,“团购的未来分为721格局,第一名的团购网站将占有70%市场份额,第二名占有20%市场份额,其余的团购网站分享剩下的10%市场份额。”

“融资—烧钱扩张—再融资”的资本循环,一度让行业人士陷入恐慌。“还没有步入冬天,但是融资的环境在夏天就已经骤然变冷了。”

谁绑架了谁?

著名天使基金投资人薛蛮子说,“团购,就是尾货市场”,糯米网总经理沈博阳却更认同,“团购是一场长跑,别把团购网站当猪养,别把团购网站当SP来运营。”团购模式具有可持续性吗?这又是一个被吹捧得天花乱坠虚胖的行业吗?团购网站如何能借力雄厚的资本,做出自身的特色?盈利的门槛遥不可及吗?在大浪淘沙过后,真正沉淀下来的团购百年老店将属其谁?

在商业利益和新兴的商业模式相互磨合和博弈当中,看似风雨欲来的“肉搏战”其实每天在我们身边真实上演。如今,资本市场相继看淡团购行情,团购网站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要禁受融资无门的考验。

这究竟是谁绑架了谁?

大众点评网CEO张涛认为,“团购本质上并不是一种电子商务,因为团购需要商家让出更多的利润,如果商家将团购作为一种电子商务来做,显然不是一种可以长期持续的行为。”

显然,完全复制Groupon的道路在中国有些“水土不服”的迹象,中国式团购未来猜想正如团800网站的7月统计报告中提及,“新兴的团购模式最终要做到的就是落地和盘活地面商户的商机,向基于本地化和移动平台的电子商务方向发展,而不单单是去B2C领域再造传奇。”

同质化竞争,部分综合大型团购网站已经纷纷走向了垂直化,专业化道路的垂直团购或将成为团购今后一大发展方向。小而专,大而全,竞争门槛太高,一些小型团购网站只能转向小而专的垂直方向。

而成功“变身”的先例要数篱笆网——目前从单纯的团购网转型为网络社区、垂直网上商城和呼叫中心在内的综合性家庭消费电子商务平台。据艾瑞咨询数据,篱笆网日浏览量已经超过1000万次,注册会员达180万。2007年销售额达6.4亿元,并将继续以每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前进。篱笆网的创始人张国华对于这样的转型相当满意。

国内团购搜索网站团800联合创始人胡琛曾这样建言——“做团购要两个翅膀才能飞”。

“左边是你线上的用户资源和你线上的流量,而右边是你线下的用户的挖掘和经验,所以你光有用户没有好的图够的这些单子的话,消费者没有办法买到你的好东西就不会在你这不停的买。”

也许,要笑傲这个乱战至一地鸡毛的团购江湖,玩家们都应学会减法的魅力。关注消费者的体验,一切以用户至上。团购网站的新一轮大清洗已经进入前夜。数千家团购绝大多数将沦为炮灰,而生存者只有几家而已。

历数国内TOP10团购玩家的各大罪名

江佩霞

艾瑞咨询在月度访问排名榜单显示,2010年年度交易额排名Top10的团购网站中,淘宝聚划算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拉手网、美团网、窝窝团、24券、QQ团购、大众点评团、糯米网、58团购和团宝网(微博)。

围观TOP10的团购网站,有的依仗老牌互联网B2C平台的强大用户流量运营,有的则是新兴自主运营的草根小卒。但无一例外的是,从2010年伊始,它们在光鲜亮丽的团购市场上都各领风骚,大部分年度交易额均达到亿元规模。

在网络团购有争夺传统卖场“饭碗”的背景下,“野蛮生长”、“无序竞争”、“挖角黑幕”、“疯狂广告”、“烧钱无度”、“赚了吆喝输了业绩”却是团购网站并不光彩的另一面。在短短一年的急剧膨胀过程中,跻身TOP10的巨头们在欢呼的背后,其实正背负着一连串的罪名。

1.淘宝聚划算:店大欺客欺诈服务身陷诚信危机

作为团购平台服务商,聚划算是淘宝网在团购领域的最强音。聚划算的武器是:日逾4000万的独立访问量,基数庞大的淘宝会员群体,相对完善的支付机制和商业信用。

万人团购销量疯长的背后,高人气高流量的互联网平台聚划算???日陷入了一轮信任危机当中。

8月25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消息指出,网友张女士投诉聚划算“创维万人团购液晶电视”活动中存在产品标识不清和广告语误导现象。

“聚划算活动时,淘汰款式LCD标识在活动宣传中没有放在显著位置,消费者误认为是新款LED,而且团购商品与市面相比,存在价格虚高的现象。”张女士投诉表示,“商家存在一定责任,在订金退还过程中,淘宝网已经强制交易成功,关闭评论通道,退订金引发的强制交易成功已经不能再对商品进行评价,消费者向淘宝申诉后,淘宝给予的答复差强人意。”。

该消费者的投诉引爆了聚划算的信任危机。

9月1日上午,淘宝陷入“1元秒杀门”事件。因第三方合作软件“团购宝”疑似遭受到黑客攻击,淘宝团购页面上多个商品因系统问题被改为1元,导致卖家损失百万。目前“被促销”的商品被大量抢购,据初步估计,卖家损失从数百元到数百万元不等。

点评:在团购过程中遇到无良商家,“蚁民”消费者在平台交涉的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店大欺客,这是中国电子商务无法拒绝的“垄断”之痛。

2.拉手网:烧钱无度寻扩张1.66亿美元花在哪?

拉手网是紧随淘宝聚划算的第二大黄牌团购网站,也是业内有名的“融资大户”。从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经过三轮风险融资,拉手网获1亿6600万美元,身价骤然飙升至11亿美元,成功抢占互联网估值最高的团购企业宝座。

9月9日消息,据彭博社消息,拉手网计划赴美IPO。融资大户拉手网有望超越美团,成为中国第一家赴美上市的团购网站。

1.66亿美元甚至更多的投资想像,这笔堪称团购史上最大笔的融资金额,财大气粗的拉手网准备把钱烧在哪?

“呼叫中心、同城自建物流、拉手线下体验店的建设及市场扩展。”拉手网创始人兼CEO吴波对此信心满满,“拉手网讲做成团购网站里的‘海底捞’,拉手网的触角正在围绕团购服务的方方面面不断渗透,改善用户体验将决定团购网站未来的命运。”

这家团购网站中的融资冠军,网站烧钱的速度与吸金的速度十分匹配,团购网站的市场推广费用一直是支出大头,包括互联网广告、传统媒体广告在内,据不完全统计,拉手从2011年2月开始,已经投放了价值约5亿的广告。

在吴波看来,线下广告投放对于拉手而言“必要却非充分”,但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在市场推广费用之外,人力成本、先行赔付费用、过期退款费用占到其交易额的5%到10%,也给团购网站带来沉重负担。

点评:试水午餐秒杀、自建物流和实体体验店,是一招不错的玩法。团购是烧钱的竞技赛,着实让人咋舌。

3.美团网:争抢用户不惜一掷千金

美团网是王兴第三次创业的产物,这次,他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和小心翼翼。

今年3月,美团网为吸引顾客,推出了“过期退款”服务。据了解,团购网的主要收入为出售团购项目的差价收入,通常为交易额的10%。而消费者未消费的沉淀资金是团购网站收入的一大头。据计算,这笔过期未消费收入平均占团购网站销售额的5%至10%。

不久,为争抢用户,拉手、满座、爱帮等网站为了抢夺用户,相继跟随美团网的“过期退款”策略,宁可不挣钱甚至赔本销售也要拿下某些单子。在美团网宣布第二轮融资完成时,王兴更是向外界公布了银行账户,“四亿元储备账户”纹丝未动,藉此方式希望同行理性竞争。

过期退款服务对美团网产生怎样的影响?答案是一定的,这无疑让美团付出了更加巨大的成本代价。

有迹象显示,美团网全国300个城市阵营已经开始收缩,并陆续兼并、关闭了数个城市分站。

团网副总裁王慧文甚至感叹:“这半年里市场费用涨了10倍,从业人数涨了10倍,运营成本涨了10倍,投资金额涨了10倍,泡沫快跟臭氧层一样大,这个冬天很快来,会很冷。”

点评:服务同质化,用户忠诚度低,是团购网站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与烦恼。美团是傻瓜吗?显然不是,留住用户的消费体验才是扎根生存的王道。

4.窝窝团:抢人大战IPO只是看上去很美

人才,仅仅是圈钱工具?为何窝窝团在上演“挖角门”之后又被爆“裁员门”?

近期,拉手网华东地区200名核心员工集体“私奔”到窝窝团,自今年6月底至7月初,窝窝团大规模裁员,有些地方分站被整体裁撤。

无论如何,窝窝团的人才公关战的已经有了高朋第二的恶名。此后的抽奖门、裁员门、IPO受阻、消费者的频繁投诉……让窝窝团这个宣称“中国绝对最大的团购站点”站在了舆论公关的风高浪尖。

有人攻击,窝窝团“暴力挖角人才泡沫”,有人质疑,“借机炒作为IPO蓄势”。对此,8月16日,徐茂栋(微博)在个人微博中表态:“现在质疑团购的大多是外行人,外行居多;非议窝窝团的大多是行内人,对手居多;攻击窝窝团的大多是对手,人才大量流失者居多。”

“受影响总人数难以统计。目前合肥站已经有被裁员工开始初步联系我进行法律咨询。”据窝窝团被裁员工维权代理人、中国网络法律网首席法律顾问赵占领透露,“现在北京、鄂尔多斯、深圳、邯郸四地共计30窝窝团前员工参加维权”。

点评:团购行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与资本的角逐,而资本不仅是为了搭建团购平台,也是为了吸引并留住人才。

5.24券:拒绝加盟扩张向垂直B2C转型

“以团购抵御通胀,分享每天的幸福”,这原是24券宣示发力团购事业的希冀。

较之其他风头正盛的一线团购网站,24券算是较为低调的实干家。这个数千草莽英雄中的普通一员,在短短一年内,就挤进全行业前十的团购品牌。主导24券的是一个有着投行经验的“80后”海归小伙,拥有与年龄不符的成熟与稳重——杜一楠(微博)。

联袂国内各大行业巨头,诸如零售集团新世界百货、连锁家电国美、饮食连锁比格披萨,甚至推出奢侈品专场——团购珂兰钻石,这家刚满周岁的团购网站成功领跑了天津团购市场

杜一楠为24券设定的商业模型是“主推精品商城和垂直类B2C的团购网站”。在团购行业竞争激烈的当今,细分的商业模式,大胆的全直营的扩张模式,让24券登上了地区团购网销售冠军(沈阳)。

这一年,年少气盛的杜一楠没有受到多大挫折。就在前不久,杜一楠证实完成B轮数千万美金融资,否认公司资金链断裂的传闻。

杜一楠曾表示,“团购市场需要有远见的公司。而当前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看的不够远,很多团购企业基本上是一个短线模式。可能团购的模式太清晰、太有效、太性感了,才吸引了不少只为赚钱而非创造健康行业的人进来。”

点评:部分综合大型团购网站开始向垂直化转型,专业化道路的垂直团购会否成为团购的新蓝海,值得期待。

6.高朋网:裁员求生“一个神话的破灭”

当年,腾讯派出了战略开发部副总经理欧阳云(微博)担任高朋网首席运营官,也许,他并没想到,大举招人布点的激进战略,会换来如此苦果。

高调入华,放言“3个月要将队伍扩张至3000人”然而苦撑不到半年,高朋便开始在中国大规模的裁员,遣散了多达1/3的员工,关闭了50%-80%的中国办事处。与此同时,高朋网上线首单产品被诉违约、抽奖营销作假、售后服务屡遭投诉等一系列问题亦屡见报端,今年第二季度的交易额高朋网和其他一线网站差距俨然拉大。

现在,欧阳云期待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能拯救高朋网于水火——CTB(社交式购物)的O2O(OnlineToOffline)模式。

“O2O模式在网上寻找消费者,然后将他们带到现实的商店中。它是支付模式和为店主创造客流量的一种结合(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一种“发现”机制),实现了线下的购买。它本质上是可计量的,因为每一笔交易(或者是预约)都发生在网上。这同目录模式明显不同,因为支付有助于量化业绩和完成交易等。”

“盈利渺茫是短期的浮云,团购是一个由客户的刚性需求托起的有巨大商业价值的一个行业,这个行业以后会走的越来越好,”欧阳云信心满满。

点评:新的O2O模式,是否“短期的浮云”不得而知。尽管身上流淌着Groupon与腾讯组合的血液,但高朋网在中国的发展并没有坦途。

7.大众点评网-点评团:苦守低毛利不务正业玩副业?

在消费者眼中,拥有良好口碑的本地化生活服务信息平台——大众点评网,在团购的元年也参与搅动群雄乱舞的大局中来。平台多年积累的用户流量,商家的佣金收入给点评网带来稳定的营收来源,而“横空出生”的点评团,则显得前路荆棘漫漫。

这似乎有点“不务正业玩副业”的意味,大众点评网CEO张涛公开表示,“团购业务仅有5%左右的低毛利率,现在整个团购行业比较疯狂,处于烧钱阶段。而烧钱的生意是做不长久的。”

2011年初,大众点评网宣称,将获得的第三轮融资一亿美元城市布局、市场推广、移动互联网开发和商业并购。

点评:团购的灼热,让所有跟随的人为之疯狂。本土团购跟风泛滥,在这场团购的淘汰赛,谁是最后的团长?

8.58团购:虚抬原价行业猫腻大曝光

美容、美发、旅游等服务类团购、电子产品等实物团购消费,价格最易被虚高,高利润、高附加值的行业猫腻已不是行业新鲜事。近期央视曝光的团购陷阱,58团购网赫然在列。

2011年4月,58团购陷入一则“授权纠纷”。援引央视报道,消费者投诉58团购出售的3.8折的名牌美即面膜和卡西欧手表并没有厂家授权。58团购被指“鱼龙混杂、对合作商家把关失控”。

2011年5月,58团购宣布,为解决保证产品质量,将对实物类团购的物流配送进行把关。58同城CEO姚劲波(微博)表示,“将对58团购进行改进,网站将上线自助实时退款功能,对于实物类团购,58将集中指定物流或自建物流。”

这一重大调整,宣布了58团购正式进入了实物电商领域。但显然,投资受挫、烧钱无度仍无法支持58同城运营的高额成本。从建立起,58同城已经完成了4轮融资,2011年5月,宣布获得日本最大的分类信息集团Recruit集团(Recruit.jp)的注资,未公布具体金额。

点评:58同城的多番融资,业内人士指出:除了为IPO做准备之外,还受团购业务的驱动。在中国概念股危机到来之际,58团购是一个“包袱”,还是盈利在望?

9.糯米网:巨亏团购成本拖累人人网

团购之烧钱,从目前唯一披露财报的糯米网中可以看出探之一二。在过去的一年里,人人网几乎所有的利润投在了糯米网上。

连续两个季度,糯米网都是人人公司的成本中心。8月12日,人人发布第二季度财报,与人人网深度整合的糯米网二季度总营收达110万美元,同期运营开支为560万美元,净亏损450万美元。

即使如此,陈一舟(微博)仍公开表示“支持糯米网和运营社会化的电子商务,社交电商化将是社交网站最重要的变现方式。”

“当期盈利只能反映出竞争的白热化,以及毛利率残酷的局面。”糯米网总经理沈博阳对110万美金的营收做出评价,“做团购需要两个平衡——即使人人网具有用户基础,但团购连接商户和用户两端,既需要很强的本地销售能力,又需要一定的用户基础,如果两头都没有,做团购就会很辛苦。”

点评:目前没有一家团购网站能真正盈利,与中国本土最大的SNS网站人人网的粘合,是糯米网的一大核心竞争力。但这种基于社交性网络的电子商务尝试目前没写下漂亮的成绩单。也许对于团购网站而言,现在最重要的不是盈利能力,而是巩固领先市场地位。

10.团宝网:5.5亿大手笔广告恶战几时休

2011年伊始,各种光鲜夺目的团购网站广告充斥着眼球,大型团购网站的广告投放预算均以亿为单位。

在所有复制了Groupon商业基因的团购网站中,团宝网在广告投放上的疯狂无人能及。与赶集网(微博)争夺姚晨,聘请何润东、于娜和秦岚等三位明星代言,让团宝网付出了全年广告投放额近达5.5亿元的代价。

同期,高朋、拉手、糯米、美团、满座在2011年的广告总预算达到了惊人的2亿美元。其中高朋网的预算为8370万美元,糯米网为3040万美元。(据艾瑞咨询数据)

作为一位本土成长起来的白手起家的创业家,团宝网CEO任春雷骨子里流着激进的血液,他和58同城CEO姚劲波是中欧校友,他们对于团购运营的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构想:那就是实现运营供应圈的概念。“团宝网还将斥资2亿在全国建立10个物流中心,加大实物团购、线下体验店等服务投入,从而让服务链条拉的更长,让团购网站变的更“重”。

点评:在大浪淘沙过后,真正沉淀下来的团购百年老店将属其谁?我们无法定义什么才是团购的发展方向,但可以推??的是,如果团购也“爱上”重资产,那么烧钱的狂热就可与电商媲美了。

资本寒冬来临:中国式团购何去何从

江佩霞

烧钱无度、疯狂广告、恶意公关、竞相挖角、裁员大潮……在光鲜的团购行业背后,隐匿着各种不为人知的勾心斗角。

从无到有,从模仿到复制,从创业草根到行业品牌,从豪气地招兵买马到大规模收缩阵营,无不在彰示,中国团购行业或许要从去年那场疯狂扩张的商业大跃进抽身了。在大浪淘沙中胜出的赢家开始意识到,通过本地服务精耕细作才是团购的核心,而没有形成清晰商业盈利模式的团购大军只能为自己幼稚的冲动埋单。

那些在团购玩家的多轮融资中身影频频的资本家,如TenayaVenture、NorwestVenture、金沙江投资、RebateNetwork、泰山天使和CFF天使投资等VC们,也开始静静观看这一场变局:中国式团购,是落幕,还是新生?

毛利率跌至5%高管抛出“行业寒冬论”

今年7月,美团网获得阿里巴巴、红杉资本5000万美元的第三轮投资。业内人士不禁要感叹,“这或许是本年最后一个从天使投资人手中融得救命钱的幸运儿”。如今资本市场相继看淡团购行情,团购网站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要禁受融资无门的考验。

“团购的泡沫快跟臭氧层一样大了,这个冬天很快就会来,这个冬天会很冷。”美团网副总裁王慧文是第一个代表团购网站行业抛出“寒冬论”的高管。“2011年前半年里,团购市场费用涨了十倍,从业人数涨了十倍,运营成本涨了十倍,投资金额涨了十倍。但是由于竞争激烈,价格战优惠了消费者却伤害了企业,团购行业毛利润从之前的20%降到目前的10%以下。”

团购之烧钱,从目前唯一披露财报的糯米网中可以看出探之一二。稳居行业前三的糯米网中报只录得110万美元的收入,较之560万美元的支出,亏损有过之而无不及。按照糯米网总经理沈博阳的估算,目前团购行业普遍的毛利率已经由最初的15%到20%降至个位,目前基本保持在5%左右,并在持续降低。

复制Groupon模式水土不服

当美国团购鼻祖Groupon的商业模式吹进中国,喊出了“CollectingBuyerPower”(“聚合群体购买能量”)的口号。虽然对于喜欢它的用户来说,折扣并非唯一的吸引力。但这种商业模式更多的是传递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带有非常强的传染性,基于兴趣、爱好、共同的价值观和生活观,这让鼓励邀请好友参与团购的行为变得更像是一次线下的社交活动—交流、互动和娱乐。

显然,完全复制Groupon的道路在中国有些“水土不服”的迹象,一年的风起云涌之间,出现了无数的行业新贵和各出奇招的草根大军。尽管身上都有Groupon的基因,浩浩荡荡的中国团购队伍已丑闻频出,让中国式团购企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前有高朋内部作假,裁员浪潮;后窝窝团也陷入裁员门和恶意挖角的事件,硬广过度、欺诈服务、诚信危机等弊病让团购行业冬天凛冽的寒风呼之欲出。有评论指出,团购是互联网迄今为止膨胀最快的泡沫。

在中国,团购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销售人员通过电话向商户解释这种模式的运作方式,并说服他们为了吸引用户而低价出售商品。然而,同质化竞争让团购争夺战渐渐陷入了一场恶性循环。

团购只是一种营销手段,非商业模式,一个有别于现在的Amazon模式的B2C平台才是Groupon的未来;它是一个零库存、零物流的电子商务平台、汇集了众多的产品或服务供用户选择;它的一日一团购将从平台的商家中进行选择,但只是成为平台服务的一个功能模块它有一个类似于自主广告平台的系统,由商家自主管理想售卖的产品或服务它的线下销售团队可能演变成商家管理团队。

“团购本质上并不是一种电子商务,因为团购需要商家让出更多的利润,如果商家将团购作为一种电子商务来做,显然不是一种可以长期持续的行为。”大众点评网CEO张涛评论称。诚然,新兴的团购模式不能单靠简单的复制,而是要最终做到落地和盘活地面商户的商机,向基于本地化和移动平台的电子商务方向发展,而不单单是去B2C领域再造传奇。

99%团购大军惨败小众玩家获胜

在很多专家和玩家眼中,团购没有太多技术含量,门槛很低,颇有空手套白狼的意味。但同时也是极具价值的商业实践,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曾预测,国内5000多家团购网站99%将会死掉,仅四五家已达到经营规模的团购网站最终将成市场主宰。

第三方网络流量统计和分析机构CNZZ数据中心日前发布报告称,今年上半年团购网站数量及访客规模的增长速度都开始放缓。截至2011年8月底,全国团购网站数量达到了5610家。国内团购导航网站购团网董事长兼CEO王启亨预言,“从5610家到预期的3~5家,洗牌、规范、创新、融合,精耕细作、回归本地核心将成为中国团购接下来发展的主旋律。”

这从另一维度印证了团购市场在走向理性。经历了大肆烧钱和不计成本扩张的野蛮式粗放成长之后,王启亨认为,“中国团购在9月正式进入精耕细作的中级发展阶才事实上,随着行业的“马太效应”愈加明显,即使拥有强烈基因复制的能力,中国的团购网站如今面临的更多的,是同质化严重的产业环境下如何定位和生存下去的问题。

“团购是本地服务电商的敲门砖,这个模式不会倒闭,只会更深化和演变。”满座网CEO冯晓海(微博)乐观看待中国式团购的行情,“团购是长跑而不是短跑。只要多打一些广告,多导一些流量,这个排名会飞快提升,但如果没有好的产品跟随、好的服务提供,有意思吗?如果不解决商户和用户的迁移成本低的问题,那我更倾向于把资金放到打地基上。”

正所谓成败在细节,品牌在服务。如今团购行业已经从粗放扩张阶段逐步过渡到大浪淘金(微博)阶段,这更有利于注重效率、注重成本控制的团购网站的发展。在这个“冬天”,正当团购玩家的融资风声渐行渐弱的时候,事实上团购网站正经历着进化,正在回归本地服务营销的本真。

一个卓越的公司和一种本土化的商业模式,却不是一朝一夕建立的。“请别太在意短时间的排名。更应该看到企业的内在建设和实质的变化。”团购大佬们呼吁,“在赔钱赚吆喝的恶性竞争逐渐消退之后,鹿死谁手难以下定论,但综合性和中小型垂直细分领域的团购网却有望会迎来发展的春天。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