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热专业”为何遇到“冷就业”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2-07-09

近日,我国首部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由权威出版机构发布。该书在对44.4万2008年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1.8万份的基础上,对毕业生的就业与收入、就业流向、工作能力、大学毕业生的满意度等问题作出分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从这本蓝皮书中我们发现,在2008年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其中8个专业同时也是2007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中,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等曾经让无数考生热血沸腾、心向往之的专业赫然在列。这些专业曾经备受关注、风光无限,如今登上“滞销榜”,发人深思。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热点,其中原因很多,而蓝皮书中某些专业的“冷”“热”遭遇,或许透露出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方式、考核体系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也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约有2000所左右,一些高校,在开设专业时,往往不认真分析社会对这一专业人才究竟有多少需求,而是以这个专业在其他学校开设的情况,来推论自己可不可以开设。一时之间,不少高校纷纷“跟风”开设了所谓的“热门专业”。据统计,全国开设英语专业的本科高校占所有高校的80%,开设计算机专业的高校超过70%,开设法学专业的高校超过60%。与此同时,一些高校追求教育短期效应,不管自己是否有把这一专业办出特色的实力,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导致培养的毕业生素质大打折扣,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这种千校一面、没有特色、缺乏分层的状况,最终使不少热门专业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2008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我国政府针对大学生就业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可以预期今后几年,这一问题恐怕仍旧会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有关部门需要静下心来好好研究,既要多方增设岗位,广开就业渠道,鼓励广大毕业生到基层创业,同时也要对人才教育培养环节有所调整。值得欣慰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这一问题,例如北京市有关部门拟建立“在京高校就业排行榜”,引导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更加紧密地衔接,就是值得一试的思路。

按照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大陆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18%,只及发达国家平均数的1/4。由此来看,大学毕业生不是多了,而是数量不足,所以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点之一就是要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需要,根据高校自身条件和特色,结合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做到既尊重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又力争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步骤合拍,只有这样才能既解“近忧”,又谋“远虑”,长远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