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沙漠也有遍地机会?王文彪大本钱....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1-02-23
伏隐近20年,在中国第七大沙漠——鄂尔多斯库布齐沙漠里种树植绿,常有人说亿利资源集团(下称亿利资源)董事长王文彪不过是在“沽名钓誉”。

现在看来,所谓“名”不过是库布齐沙漠带给王文彪的“附产品”。

2011年7月9日,来自联合国、10多个国家的多位部长等500多名嘉宾齐聚库布齐沙漠,共话全球荒漠化治理,亿利资源创造的“库布齐模式”是核心议题。

亿利资源通过大规模发展沙漠天然药物、清洁能源、新材料、高端旅游等沙漠产业,并以产业化的方式绿化库布齐沙漠近5000平方公里,建设了全长242公里的防沙护河锁边林。而通过农牧民“荒沙废地”使用权入股、返租倒包和一次性补偿的形式,沙漠里的数十万民众也获利了。

库布齐沙漠的治理模式实现了多赢。

从20多年前的小盐厂,发展成现在以P V C为主线的能源化工产业为主导、以甘草医药为主的沙漠生态为优势产业、以房产路桥为主的效益产业的亿利资源产业集团。王文彪自己也没有料到的是,沙漠从曾经让人头疼的“问题”,变成了现在的遍地“机会”。

在能源产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亿利资源的沙漠产业或将成为其未来的核心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长周期基础性产业如何发展的样本。

亿利资源的故事,或许也可以这样讲:沙漠产业周期长、见效慢,这样的产业如何才能“玩转”?如何将其向外部延伸形成与能源等产业的一体化大循环?不论是沙漠产业还是亿利当前的能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都需要规模化,都很“烧钱”,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投资,如何筹集、如何撬动、如何利用资本手段完成全面整合、在各个产业之间形成关联互动?

整合沙产业

发现甘草,是亿利资源利用沙漠巨大商业价值的突破口。王文彪给《英才》记者讲了亿利资源两次挺进沙漠的故事。

亿利资源的前身是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旗的一家小盐场,主要从事无机化工的生产。由于小盐厂地处库布齐沙漠腹地,沙漠里丰富的天然碱、芒硝、盐等成为其发展所依赖的资源。也因此,亿利资源第一次走进沙漠。

为了运输盐场的化工产品,亿利资源通过修路绿化、建锁边林工程等来防止荒漠化的蔓延。“最开始是小打小闹,投资千儿八百万的,根本不管用,白搞了。”一直到1999年,盐场一度濒临倒闭,不得不寻找一条出路了,王文彪这才开始了第二次挺进沙漠。

这一次,亿利资源发现了甘草,这种被称为“软黄金”的珍贵药材,不仅可以防沙治沙,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种植甘草、发展中药产业,对当时亿利资源发展沙漠产业的动力是最大的”,王文彪说,有了甘草在利润上的支撑,才有了后来亿利资源医药产业链的形成。

在甘草的带动下,亿利资源又在沙漠里种起了苁蓉等多种药用植物。库布齐沙漠中生长有160多种珍稀沙、旱生植物和中药材,都成了亿利资源种植的对象。随后,亿利资源又顺势搭建了一条从甘草等药材的种植到加工、销售的中药产业链条。

在此过程中,亿利资源先后收购了内蒙古、北京、陕西、上海等地的几家制药和医药销售企业。

如今,包括甘草在内的整个亿利资源医药产业已经有近40亿的收入。而甘草对亿利资源的贡献还远远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下一步,亿利资源打算打造以甘草为主的中蒙药现代化品牌,建设亿利中蒙药现代化工业园区。

亿利资源的医药产业不仅促成了其后来整个“沙产业”的形成,也将是其未来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在发展甘草中医药现代化产业的同时,王文彪还发现,库布齐沙漠适宜种植耐旱性强、生命周期短的沙生植物,而且三年必须轮采一次。而沙柳等植物不仅可以防沙治沙,不仅可以换取碳汇,还可以作为生物质能源的原料,亿利资源又开始了低碳生物化工产业基地的建设。

大漠风光和大规模的生态建设成果,也成了亿利资源开发的对象。亿利资源在库布齐沙漠里建起了七星湖国际沙漠旅游区,开发了沙漠温泉、建设沙漠温泉酒店,挖掘“朔方古城遗址”文化等。

当然,沙漠的阳光亿利资源也没有放过。库布齐沙漠光照充足,生态环境优越,王文彪就在库布齐沙漠规划了太阳能发电项目,并借助亿利资源的能源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太阳能光伏上游产业。

2010年1月17日,亿利资源将集团下属的沙产业事业部正式改组成为亿利资源沙产业集团,国内迄今为止首家沙产业集团成立,并整合了包括沙漠生态、沙漠旅游、沙漠新能源等相关企业。

能源大循环

“我们的模式比较特殊,就是把煤炭、石化能源、生物能源、太阳能等搞到一起。”让王文彪欣慰的是,沙产业的发展,不仅为亿利资源带来了诱人的发展前景,也成就了亿利资源独一无二的发展模式。

自2000年开始,亿利资源开始从盐化工向能源产业转型。王文彪意识到了能源产业的发展潜力,以及原有化工产业市场的不断窄化,转型刻不容缓。王文彪的做法是,联合中国神华集团、上海华谊集团、河北冀东水泥等国有企业,欲打建一个环保型的、高科技的、综合开发利用的、封闭循环的能源化工产业基地。

“到2002年时,亿利就开始做能源的循环经济一体化。”王文彪告诉《英才》记者,走一体化道路不仅可以做到能源的循环利用,还能将上游的垃圾变成下游的原料,能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另外,集约式的发展也降低了成本,能够形成规模优势。

2007年,亿利资源的能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正式建成。首期投资近200亿元,年产1000万煤炭开采项目,4×2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项目,年产40万吨P V C项目,年产36万吨离子膜烧碱配套项目和年产120万吨工业废渣制水泥项目宣告建成投产。

到现在,亿利资源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已完成近300亿元的投资,建成了煤矸石垃圾发电、特种PVC树脂、工业废渣、废水全回收利用等项目,形成了“煤—煤矸石发电—离子膜烧碱—PVC—工业废渣制水泥—合成新材料”的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

国联证券能源行业分析师刘彬告诉《英才》记者,西部地区相对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资源丰富而且价格低廉、各种成本也相对较低,长期来看,高耗能产品有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除了以煤为原料,生产高端的烯烃产品有技术含量,???利资源其他的业务都比较传统。但是,亿利资源将传统产业串联起来、打通之后的模式,就有了明显优势。”

而在王文彪看来,亿利资源能源产业真正的亮点还并不在这里,而在于其能源化工产业链与沙漠产业形成了一个良性大循环:煤的清洁利用,是在沙漠的载体上进行的,因为要利用沙漠的土地种树,换取碳汇;而在煤的清洁利用过程中,需要生物质能源来降低碳排放,如种植沙柳等;利用沙漠的空间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出来的电不用远距离输送,可以就近送到能源工业用地。

今年3月,亿利资源集团和中国泛海集团、大连万达集团、四川宏达集团、浙江传化集团、上海均瑶集团等共同组建了一家绿色清洁能源联合投资企业,其投资重点依然是在沙漠着力构筑以煤和生物质为载体的绿色清洁能源产业链。

“无论什么时候,资源、能源类企业都是朝阳产业,在发展机遇和空间上不需要论证。”王文彪说,亿利资源未来的发展重点和扩张方向,都将会纳入其能源和沙漠产业的大循环。为了厘清主业,2009年王文彪甚至“忍痛割爱”,把还有接近8个亿规模的化工产业关掉了。

联手大企业

无论是能源循环经济产业链,还是沙漠产业,都需要大本钱,王文彪的办法是“借力打力”。

“借助别人的资金、技术、管理和品牌来发展,而且发展要开放式、多元化、合作性甚至是互动性的。”2004年,通过与中国神华、上海华谊、河北冀东等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强强联手,整合各自的优势,亿利资源实现了借梯上楼和借船出海。

与上海华谊40多亿的联手,解决了亿利资源的技术、管理、资金、市场等诸多问题,与中国神华100多亿合作煤、电、运等业务,又解决了交通运输、煤矿开采、配套电厂等问题,而与河北冀东水泥十几个亿的联手,又解决了能源项目的化工固体废料处理问题。

虽然从规模上讲,这些大国企当时都比亿利资源规模大,但王文彪却是主导者,将这些大企业都拉入了亿利资源的产业链上进行合作。

“第一批我们选择和国企合作,选择的标准是谁在技术和管理上有优势就和谁合作;现在,我们选择和有影响力的民企合作。”今年初,亿利资源又选择了能源领域里名气最响的诸如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大连万达集团、四川宏达集团、传化股份、上海均瑶集团等企业合作。

每一次合作,亿利资源都是价值链中的重要角色。外界称其联合大企业发展的模式是“小企业当上了大班长”,用自己的方式撬动了单个企业几乎没有实力进入的大市场。

“亿利资源一路走来,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没有离开资本。”资本杠杆也是王文彪擅长的“借力”方式。

1995年,在盐场和三户小型化工厂的基础上,王文彪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做大了亿利资源的规模。从1998年开始,亿利资源又陆续并购和成立了十余家医药生产、研发和销售企业,完成了生物医药产业板块的架构。两年之后,王文彪将集团旗下的亿利科技5800万A股成功送上了上交所,直接融资5.2亿元。

“实业的增长不足百分比,而资本的增长是几何级数的增长。企业要想国际化、集约化发展,必须依靠资本的杠杆和科技的推动才能发展好。”从一开始,王文彪就有着强烈的利用资本的意识。

上市之前的兼并重组,能够使企业的品牌、技术更加强化和提升;而上市之后,可以通过直接融资解决企业资本压力。通过上市公司的平台,亿利资源利用诸如资产重组、资产注入、增发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2011年7月7日,亿利能源还公告称,拟收购亿利集团的东博煤炭51%的股权,集团煤矿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然而,对于自己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王文彪却并不满意:“目前的亿利资源,资本市场利用得仍然不够好。我觉得没有用到极致。”

除此以外,王文彪最大的遗憾,是亿利资源在国际化层面上的资本动作还不够。要是能和国际资本互动起来,亿利资源的未来将更有含金量。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