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最初萌芽:我国近代产学研合作的....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1-03-06

产学研合作教育思想,是职业教育体系的一次革命,也是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我国近代正规化职业教育起源于20世纪初的清朝末年,当时的职业教育学校被称为“实业学堂”。我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形成的鄙视体力劳动和轻视实用技术的负面社会意识,以及当时国力贫弱、社会动荡,导致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发展十分缓慢。但是,我国最初提倡职业教育的有识之士,经过艰难的探索和实践,获得了相当深厚的经验积累,并且提出一些非常进步和具有远见卓识的职业教育理念。我国产学研合作的职业教育思想,就是在那时开始萌芽。

自1917年教育家黄炎培与实业家张謇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提出“手脑并用”、“双手万能”,到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郊区大场镇创办山海工学团,提出“生活教育”理念,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先驱们,已经开始尝试和实践产学研合作教育,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张謇于1912年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单科纺织技术教育学校——南通纺织专门学校,他以实业家和政治家的眼光,准确地把握职业教育与实业的关系,并努力以对这种关系的认识来指导自己兴办职业教育事业的实践,系统地勾画了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一系列朴素主张。

他提出“凡事必求其适,譬如常人置一冠、购一履,尚唯适之是求,引在政治、教育之大者乎?”兴办职业教育是为了实业建设、社会发展,因此要适应地方政治、经济等事业发展的需要,“譬如农学校之学生,不能为农户之所为,是可谓学生,而不能谓农学生。然农学生而不能为农夫之所为,又何需此农学校哉?”

他认为职业教育是“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诸生在校数年,科学知识,日就新异,然此为书籍上研究,至实地作业,又重经验。”这些理论突出了自身实业与教育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优势,充分利用企业与学校的教育资源,创设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相适应的环境和条件,优化人才培养过程,适应科技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和职业岗位内涵与外延的不断变化,强化职业教育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

张謇主张吸取西方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引入我国,“西人精研化学机械学,而科学益以发明。其主一工厂之事也,则又必科学专家,而富有经验者,故能以工业发挥农产,而大张商战。夫工业之发达,工学终效之证也。”这一论点,已经充分表明——科学技术在职业教育和产学研三者关系中起着的先导和纽带的作用,以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载体,开拓市场,促进地方经济,是教育和产业企业发展的共同目标。

在当时,这些思想理念非常具有前瞻性,但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却窒息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随着满清王朝的灭亡,中国随即陷入了军阀混战、列强入侵的内忧外患之中,职业教育的发展极为滞后。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我国的职业教育因战乱而导致停顿,针对产学研合作思想的探索与实践也被迫终止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