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解决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中的种种有失和谐的问题,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开拓了思路。
定位观:由“教育层次”转向“教育类型”
目前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的讨论,已经基本上将其由一种“教育层次”转向另一种“教育类型”。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只停留在专科层次,而应当向着本科、硕士乃至博士层次发展。这种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类型”定位观把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办出类型特色。这种特色包括四点:一是本质特色,即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定位首先要考虑其本质特色,使其像一所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它不是公司或企业,不是政府机关,更不是普通大学,它是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技能人才培训、教育机构;二是时代特色,即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存和发展与时代息息相关,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职业教育要求,新时代赋予高等职业教育新的内涵,就是为社会培养具有高新科学技术和技能的产业大军;三是地方特色,即高等职业院校多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因而必须凸显出鲜明的地方特色,直接为社会发展服务;四是校本特色,即每一所高职院校在定位时都要确定自己的文化身份,考虑自己的历史传统、现实条件和未来面向。
目标观:由“技术工具”转向“技术人文”
在现代化社会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必须转变纯技术观点的高等职业教育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可持续发展。技术人文归根结底强调的是一种“教育价值观”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中心于2005年出版的《学会做事》的副标题即为“在全球化共同学习与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一体化学习的价值观教育的整合途径”。强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途径,并提供了操作性的教学模块。以人的尊严、劳动的尊严为中心价值观,以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真理与智慧、爱心与同情、可持续发展、全球精神等为核心价值观,共同构建了完整的体系框架。从以人为中心可持续发展出发,突出了“学会做事”这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维度,即,不仅要使学习者能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要发展各种能力,包括生活技能、个人素质、兴趣和态度。通过价值观教育,使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人在全球化环境下,作为全面发展的工人和公民具有高尚的道德,负责任地全面参与社会和有效工作的能力。
教学观:由“工学分离”转向“工学结合”
顾名思义,“工学结合”是一边在企业实践,一边在课堂学习,这种办学形式既是国际上的普遍规律,又是中国的职业教育特色;它既是一种教育思想,又是一种育人模式。说它是一种教育思想,是因为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无论是“工”还是“读”都把学生作为行动主体,手脑并用,协调发展。说它是一种育人模式,是因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表明学生的劳动与学习两种行为之间的合作,重视学习与劳作的“交叉”,强化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这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人才的最佳模式。
人才观:由“能力本位”转向“素质本位”
能力本位观是以能力为中心来组织教学的一种模式,而素质本位观,是基于人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认知、做事、共同生活和生存发展等综合素质的一种价值观。其“最大化”的价值追求和“最优化”的价值估量,指向它所置身的时代和社会,当前特别指向各因素之中的协调一致和和谐;个体与生存环境的和谐;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和谐;个体精神世界的和谐。这种和谐的本质是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亦即个体生命开发持久的长度、均衡的广度、透彻的深度。长度即人的一生,广度即人的各个方面,深度即指向人生终极意义的认识与最终关怀,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具体来说,即是一种使受教育者变职业为事业(成人)、变智力为智慧(成材)、变操作为创造(成器)的一种职业教育观。这正是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体现。
生存观:由“竞争发展”转向“文化发展”
增强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是近几年来学校管理和发展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和管理人员的关注。但是如果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来看,这个提法是否合适,值得商榷。我国著名学者贾春峰先生说过:“21世纪的经济格局,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与此同时,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使得当前职业院校的发展和竞争已经不是以教学质量、办学规模论高下,而是更多地涉及职业院校深层次的内容。职业院校文化建设日益成为学校发展的积极诉求,即意味着学校管理者已逐渐意识到职业院校发展将主要取决于文化的较量,故文化发展被视为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实属顺理成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