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甩掉了‘上学贵,就业难’的帽子。社会也正在消除‘差学生读高职’的偏见,中国自己的高职教育新模式正在逐步建立。”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十年来的最大变化。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在起步阶段,“高收费、生源差、就业难”成为高职发展道路上的“三座大山”。如今,高职教育现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学生的就业率直线上升,高职院校再也不是差学生的“集中营”了。
层次之分还是类型之分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1977―1984年全面恢复,1985年开始十年探索与调整,1994―1998年确立高职教育,1999―2004年规模快速发展,2005年至今全面提升质量与加强内涵建设。
然而,1998年、1999年高等教育进入“快车道”,却伴随着一场激烈的争论:
高等职业教育究竟是高等教育一种类型的教育,还是一种层次的教育?
若是把高职教育定位于高等教育的一种层次,那就是专科。如果是定位于类型教育,则是与“学术型”完全不同的一种教育,那么它就应该具有不同层次的一套完整的支撑体系。
这种争论最后一直持续到2006年教育部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16号文件出台。这个文件明确把高职教育定义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并强调要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方法,着力培养有职业道德、有生存和适应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不做本科的“压缩饼干”
高职院校在发展走向上,也经历了许多探索。在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跟风和摇摆:一说重视动手,就放弃基础理论课的教学;一提不能忽略基础,马上就回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至今为止,中国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实际上是在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与本科‘压缩饼干’模式之间不断斗争着发展”,张尧学坚持认为,“高职人才培养不能按照‘学术型’的模式进行,决不能把高职办成本科的‘压缩饼干’。”
要中国的高职教育照搬国外模式不切实际,只能借鉴国外成功的先进经验,坚持走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培养实用型人才。
1998年,被教育界认为是中国高职教育发展转折点在湘粤桂交界处的永州出现。1998年由永州农校、卫校合并成立的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既缺钱又没有实训基地,学生毕业后出路少。他们就因地制宜,建立了3条万头规模的生态养猪生产线。学生就在生产线边学边干,既学会了养猪、饲料配制,又掌握了防病、治病技术。来自农村的孩子还可以勤工俭学,不用家里掏钱上学。
2002年,教育部组织全国高职院校在湘南这所学院召开“立足地方经济,开展产学合作”的现场会,推广他们工学结合的办学经验。
不做差学生的“集中营”
目前,一个花钱少、效率高、符合中国国情的,能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的中国高职教育新模式正在形成,这就是所谓的“一二二一”模式。
第一个“一”就是要把学校办成一个整合企业与各种外部资源的开放式平台,例如企业的设备可以“借”到学校并可以不断流动;政府也可把图书馆等公共设施搬到学校,这样既减少了学校投入,又方便了企业和政府,提高了资源共享度。
第一个“二”是人才培养要注意两个系统,即系统地设计和推进实践技能的培养过程,系统地设计和推进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过程。这两个“轮子”互相联系、紧密结合,这是高职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
第二个“二”是学生毕业时要有两个证书,即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最后一个“一”指学校也是一个培训平台,成为服务终身学习的机构。
社会上一度对高职教育存在误解,认为高职院校是低人一等,差生聚集的地方。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需求结构的多样化,国家配套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以及单独招生的试点与推广,走进高职院校的不再是“低等生”或“落榜生”,而是一大批热心工程技术,希望掌握一技之长的人。
此外高职院校的另一支重要的生源来自社会上一些想找新工作、好工作,或在原工作岗位上希望进一步提升技能的群体。高职院校不但逐步向社会开放,而且各学科、专业之间也开始打通。
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凡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发展就快。较高的就业率,以及由此带来的较高的新生报考率、招生报到率说明,高职教育正在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了政府、社会和群众的支持与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