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当得知“3G基站建设维护及数据网组建”比赛项目由天津职业大学承办时,校长董刚“只好硬着头皮上”。因为,“3G”对高职院校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6月28日,在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现场,董校长说,由于承办此项目比赛,“学校受益很多”。
首先,通信专业以前是学校的弱项,但通过筹办赛事,需要培训老师与选手,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现在,“短腿”通信专业变为了强项;其次,通过技能大赛这根纽带,学校与中兴、华为、思科等国内3G设备生产商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联系,不但获赠了一批先进的通讯技术设备,而且这些设备生产商还为学校培训师资力量,建设学生实训、实践基地等。
另外,赛事牵动了学校10个学院的学生参与。比如,国交学院承担礼仪服务;电信学院承担志愿者服务;生环学院为在现场休息的指导老师提供宝石鉴定服务;视光学院为现场休息者提供验光配镜服务……在这期间,10个专业的同学都施展自己的才华,使得现场成了一场“实训大课”。
“这就是技能大赛的真正目的。”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定期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为了把职业教育多年来探索出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经验和做法向社会和公众进行展示,同时以引领整个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和技术创新。
“在高职院校还没有完全建立起‘3G’通信专业的情况下,今年高职组技能大赛专门设置‘3G’赛项,其战略目标是希望通过大赛引领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教育部高职高专处处长范唯是整个高职组比赛项目的设计者,她力排众议才最终上了这个项目。她说:“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应该走在产业发展的前面,不能等到产业发展成熟了,再进行人才培养,就来不及了。”
范唯认为:“技能大赛要对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和技术创新起引领作用。”就是在这一目标的引领下,才设置了如今的4个高职组比赛项目:“3G基站建设维护及数据网组建”、“数控机床装配调试与维修”、“产品造型设计及快速成型”、“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
率队来参赛的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覃洪斌对“技能大赛的引领作用”深有感触,为了参加“3G”项目的比赛,“学校改变和创新了教学内容”,同时加大了专业的建设。今年1月7日,国务院明确同意启动第三代移动通信牌照发放后,这所职业学院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契机。过去千亩校园内,没有一座发射基站,现在采用“3G”技术后,需要建设3座基站才能无缝隙覆盖。
据覃洪斌介绍,广西联通公司已与学校签订3座基站的建设协议。协议规定,校方免收场地租金,联通公司提供一套设备供学生实训之用,同时事先经申请、批准,通信专业的学生可以进入基站实践。
“联通来了,其他两家“3G”运营商也正在与校方紧密联系。”覃副院长高兴地说,学校同样为他们预留了相关基站建设的场地,从而实现学院通信专业的发展与腾飞。
“数控机床装配调试与维修”比赛项目对全国90%开设有数控机床专业的高职院校来说都有冲击力。之前,数控机床项目也有两套比赛方案,一套是适合传统的数控机床教学方案,另一套比赛方案只适合10%的高职院校,而这套方案是按新一代数控机床人才培养标准进行设计的。最后主办方决定采用“少数引导多数”的原则,让绝大多数院校以大赛为“坐标”,加快设备更新换代,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方法,以适应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
技能大赛引领了技术创新,因此,在“产品造型设计及快速成型”比赛期间,天津模具协会带领了一批企业家来了。他们告诉记者,在相“千里马”的同时,更透过大赛知晓国内模具行业发展的最新技术水平,以及技能人才的培养状况。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冯铁成发现今年的“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比赛项目较之往年,更加贴近企业生产与市场运作模式。此项目比赛时间为两天,第一天进行电路图纸的设计与工艺制作,晚上六点以前大赛组委会通过网络把选手设计的电路软件打包传递至北京一家电路生产企业晒板、制板;第二天早上六点以前再把印制好的电路板从北京运抵天津赛场,上午选手继续在电路板上装配电子元器件,下午则由裁判断定胜负。
“整个比赛过程就是企业产品的一个商业化运作模式。”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滕伟表示,行业、企业参与技能大赛,就是以行业、企业生产岗位的标准与要求来考察选手。这对于职业院校来说,通过参加大赛更明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与什么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