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思考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1-03-09

2005年国务院主持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重点,把扩大中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中职)招生规模作为实现“十一五”教育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足见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出现“技工荒”呢?这说明我们的中等职业教育仍面临一些问题,如招生问题、经费问题、发展问题、管理问题等,现谈谈本人的一些思考,供大家 参考 。

中职招生亟待规范

据笔者了解,目前全国很多地方的中职招生不规范,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有偿招生。招生贩子通过各种手段掌握一些生源,哪所中职学校给他的招生劳务费高,他就将学生拉到哪所学校,拉进一名学生可得到500元、800元、1000元甚至更高的招生劳务费。虽然有些地方专门制定了禁止有偿招生的规定,但形同虚设。二是中职学校进行虚假宣传。有的中职学校虚夸办学条件,做出一些不能实现的承诺,以吸引学生。三是非正常的教学秩序。部分中职学校暑假不放假,让教师、学生都去招生,实行“人带人”的办法。为了招生,有些学校在七月份甚至更早就把学生接到学校,并不安排教学,主要目的是稳住生源。四是考生无所适从。有的考生同时收到几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不知道该到哪里读书,甚至出现几所学校同时开车去拉学生,学生不知道该上哪辆车的情况。五是统一录取没有效力。中职学校正式录取的学生不算数,只有到了教室才算真正报到了,所以正式录取的报到率很低,只有百分之几或者十几,主要是因为学生可以先到学校读书,后办录取手续。

针对以上种种情况,建议由政府出面规范中职招生秩序。中职招生要与高校招生一样,进行网上统一招生,由省一级的招办在认真审核招生宣传资料真实性后,统一编印所有具有招生资质的中职学校的宣传资料,免费发到每一考生,考生自己填报志愿,再由省、市级招办将考生资料汇总后上网,各学校在网上录取学生,不允许先到校读书而后录取,如若出现,则不能取得学籍,拿不到学历。只有进行规范管理,才能有效控制中职学校招生混乱的局面。

中职学校应实行免费教育

温家宝总理在视察重庆第二财贸学校时指出:“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各个方面,面向各个阶层,面向人人的。只有把职业教育办好,才可能真正使其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既然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那么就应该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受到教育。目前,新的“读书无用论”正在产生。据2005年12月23日人民网资料介绍,河北省威县贺营中学在校生400多人,其中初一学生200人,初三学生只有50人。该校负责人说,该校今年参加中考的学生只有24名,三年总辍学率近90%。而家长们的想法是:念也考不上,考得上也供不起,供得起也找不到工作。这种情况在西部 农村 更为普遍,不少贫困家庭没有能力供子女读职业学校。

中职教育应是一个基本教育,要保证想读书的人能读得起书,所以国家对中职教育应实行免费。有人会说,只要国家有钱,中职教育可以实行免费教育,关键是国家太穷,无力承担这笔费用。笔者认为,国家在其他方面紧缩一些开支是完全能够拿出钱来的。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刊文指出:今年的两会,有一个有趣的数据对比。一组是关于政府行政管理费用的,有委员提出从1978年到2003年的25年间,行政成本增长了87倍;一组是关于高校学费的,有委员提出,从改革之初到2005年的20年间,大学学费上涨了25倍。1993年颁布的《 中国 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00年达到4%。但近年来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却一直在下降。去年全国教育支出3951.59亿元,占GDP的比例是2.16%。这个数据低于2004年的2.79%,也低于2002年的3.41%。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发达国家平均为6%;亚洲国家平均为5%,亚洲发展中国家平均为4%。中国的教育经费比 体育 拨款还低,这在世界是极其罕见的。可以说,从1万亿行政成本中节约出300亿来,应该不会太难。在200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在校生1367.89万人,按每人每年2000元学费 计算 ,只需要273.578亿元,所以对中职教育实行免费教育是可行的。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不仅免费,而且对读职业学校的学生还要给予生活补助,如德国职业学校的学生每月可得到400至800欧元的生活费。如生活节俭些,基本不用家长的钱就能完成学业。

转变对中职教育的认识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新闻中心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1645人参与)显示,收入低和职业声望低是造成蓝领短缺的主要原因。正如一位老工人所说:从前,技术工人通过一步步努力,可以当班长、当车间主任、当厂长,甚至当上国家领导人,现在已经很难再有这种情况。管理岗位都有学历限制,技术蓝领顶多当个班长、做到高级技师就到头了,很难有更好的发展前途。这就使得职业教育被视为普通教育的补充,是“二流教育”、“次等教育”。“中职学校毕业生的社会地位低,收入低”,“只有成绩差的人才去读中职学校”,“读中职学校是迫不得已的选择”等鄙视中职教育的观念大行其道。如果这样的观念一直植根于人们的思想,要发展中职教育几乎是不可能的。

要使中职学校受到重视、得到发展,必须要有全社会的关心、支持。要改变人们的认识,使中职学生通过努力有所成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有成功的例子。在德国,据统计,只有约30%的青年选择上大学,约70%的年轻人则选择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为何这么多的青年愿意做“手艺人”呢?首先这与德国人的观念有关。人们普遍重视技能、尊重技工。更重要的是,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人不是一辈子当工人,他们有很多晋升的机会,如在 企业 工作几年后,可以通过 考试 晋升为高级技工,也可以独立开业当老板,甚至可能成为大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在瑞士,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毕业之后,学生开始分流,约70%的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在瑞士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上,已形成了一种共识,孩子上职业学校,只要符合他的爱好与实情,照样有出息,职业学校出来的人照样可以鹏程万里。瑞士最大的银行——联合银行的大老板施图德尔就是职业学校出身。据统计,在日内瓦,75%的老板均出自职业学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