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论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1-03-09

一、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环境

中职学校课程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培养目标,实现为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课程是学校教学科目和进程的总称。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五个层面: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模式、教学内容与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

培养目标是国家教育总目标在课程领域的体现,是教学实践活动的第一要素,决定着职业学校的生存空间与发展。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培养目标的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职业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以社会分工形成的职业需求为价值取向而进行的教育。

中职课程目标应当首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但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根本的区别,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它培养的是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是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对此,江泽民同志在全教会上很生动地指出:“对于不能进入高等教育行列进行学习的城乡学生和其他群众,应通过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广泛吸收他们学习和掌握一门或几门生产技术与管理、服务方面技能。”

上世纪80年代,无论是以教育部门为主创办的职业高中,还是以行业或劳动部门为主创办的中专与技术类学校,在课程培养目标上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以培养特定岗位专业的技术工为课程目标,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师资配合、场地设施等方面都围绕这一目标展开。这种称为岗位定向式教育模式,或称为专业定向教育模式。此教育模式在当时计划经济时期,对有关行业部门来说,能获得高质量的新员工;对学校来说,能长期为特定专业配备师资、设备、实习场所;对学生来说,可以安心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愁分配。但这只是计划经济下的稳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岗位定向教育模式已经逐渐失去原有优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就业、定向就业为基础的岗位定向教育模式使职高这一类不包分配的学校受到冲击。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以教育部门为主体而创办的职业高中,从刚刚诞生那天起,就采取学生自主择业的方式。市场经济要求职业教育动态地适应、积极地调整、主动地服务,那种岗位定向的培养目标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只能运用市场机制来调整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及教学内容。上世纪80年代末,为了学校生存与发展,在经营体制转轨的形势面前,不少职业高中针对岗位定向教学模式,提出了岗位群、多工种、复合型的教学模式。这些课程目标不再只针对某一岗位或某单一工种,而是专业相近的岗位群或工种群,这种使学生具有从事同类专业多个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目标,与原先那种使学生只具备单一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目标相比,体现了培养方向由窄到宽的变化趋势,它正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口。90年代起,中专、技校等课程改革也正是从这一突破口开始的。

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也在变化,课程目标也要相应调整。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适合社会需要的劳动者。这种变化一方面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向引起的,另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就是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对职业教育课程的影响,它是最活跃、最根本与更长远的作用因素。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