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中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发展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1-03-10

中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中职教育),是专门培养社会各行业所需技能性人才的教育领域。其中等的涵义首先是界定在自然年龄段的初高中学龄时间,我们通常称之为初中中专和高中中专。其次是相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为社会服务,而高等职业教育除具备一技之长外还应当掌握相当的理论知识,并富有创新能力。因此我国中职教育现今的功能既承担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职责,又肩负着练就一批又一批各行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之重任。本文结合自身多年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及体会,对现阶段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初步的探索。


中职教育发展趋势看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大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运而生,在很长一段时期为社会输送了一代又一代高素质、实用性人才,并在各自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为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949年10月1日后,客观状况是连年战争加自然灾害,国家无精力、更无财力兴办教育,大部分的劳动力资源是文盲。因此结合扫盲运动,同时培养出一批有技术专长的操作能手是当时国家办中职的指导方针。由此,许多职业技术学校应运而生。

1958年至1963年,“多快好省”的“大跃进”,使农业中专,医药中专,师范中专,金融、工业类中专迅速发展,到1960年在校生就达18.7万,成为了20世纪60年代“大跃进”建设的生力军。“文革”时期一度萎缩。到了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家的中职教育迅速发展,1985年在校生达400万,由此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

以上中职教育的简要历程回顾说明:越是经济建设发展繁荣,就越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中职教育也越显示其作用与地位。从另一方面看,中职教育经过50年的发展,建立了自己的教学特色,也完善了进一步升格办学的各项基础条件,从原来的仅为提高劳动力素质办学,提升到了为培养富有创造技能、应用理论技能而办学的职能上来。90年代前后,为了满足教育市场的需求,大部分的中职转而举办高等技术学院,此举大大缓解了全国大学招生名额紧缺的局面,从另一个层面满足了社会教育消费的迫切愿望。

办好中职业教育:国家、社会双赢的事业

《光明日报》2001年8月17日披露了一个重要情况:人们经常抱怨国产汽车造型、性能跟不上世界潮流,不是我们的工程师设计不出来,而是工人生产不出来,因为我们缺乏高级技术工人。发达国家技工中高级技工比例占35%以上,中级占50%以上,初级占15%。而我国上述三项数字分别是5%、36%、60%。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更是一个劳动人口密集型国家,如何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一直是国家较重视的课题。

近期许多信息表明,企业的人才竞争已由知识性人才竞争转入到技术性人才竞争,也就是出现了高薪聘用总经理及管理者的同时也出现了高薪诚聘技术工人的信息。由此社会需求给我们一个信号,那就是某些产品注重性能设计的同时,也更注重工艺制作了。随着我国科技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带来的城镇农村就业的形势更为严峻。但另一方面,社会职业技能的复杂性越来越高,分工也越来越细化,不但“隔行如隔山”,而且相当一部分工作,如不专门学专门练,不成为“熟手”乃至能手,就适应不了工作的需要。

有资料表明外资企业来我国投资、考察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了解当地的职业技术学校办学状况。可见他们首选了我国这块劳动力密集的投资环境的同时,还进一步比较所在地区劳动力的素质潜力所在。可以预见我国一旦有了劳动力在质上的突破,而带动起量的话必将会成其为一场革命而波及全球。因此,在我国目前办好中职教育是国家、社会双赢的事业。

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理顺管理体制

对于不能进入高等教育行列进行学习的城乡学生和其他群众,应通过大办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广泛吸收他们学习和掌握一门或几门生产技术与管理、服务方面的技能,而不要造成未能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普通中学生,只是带着一般的语文和数、理、化知识回到了农村和城市……如果能学到一门或几门实用的专业技能回去,就拓宽了他们的立业创业之路,对农村和城市的发展与稳定将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职业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中央这样的舆论政策导向必将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带来新的生机。

历年来中职教育学校大部分都是行业管理,近来划入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学校逐渐增加,但大多学校由于本身主管行业的领导无精力、也无能力来管本系统职业教育,加上各别行业在改革转制中自身就不稳定,就出现了教育部门只管招生计划、毕业验证,主管部门只管校长任命、更换及日常经费分配划拨,而经常的教学考评、办学方向、教师培训、专项经费投资等,和普通中学比较就很显薄弱。也就是说大部分的职业中专学校缺乏教学管理上的行业指导和监控。

就此我认为中职学校发展到了今天可以交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其理由首先是中等职业学校毕竟是教学单位,从管理上还是教育部门统一领导较为专业化,这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对教师的培训指导以至于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较为有利。其次,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各中职学校自身的师资结构已成体系,不必担心脱离行业主管部门后会出现专业师资的短缺问题。

引导公众需求 面向社会需要

职业中专的起始大都由部门、行业举办,一直习惯为本系统计划性地定点培养实用人才,这一办学模式及观念已根深蒂固。市场经济以后完全打破了这一界定,行业管理只不过是宏观调控、指导。学校必须面向市场、面向社会调整办学方针,尽快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根据我国现今社会发展出现的产业结构状况,想好思路,定好对策。

中职教育定位目标是培养出在生产、服务直至管理的第一线工作的实用人才,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没有一线的劳动者,整个社会将无法正常运转,即使现阶段生产技术条件下,第一线的劳动者仍占多数。然而由于近来社会吸纳用人制度上的误导,加之人们对社会就职盲目攀高,导致许多人不愿选择职业教育学校学习,特别是不愿选取中等职业教育

针对以上问题,首先要对各行业准入制度严格把关。就业考核要实行毕业证书和职业??格证书并重的制度,以使企业吸纳高素质劳动者的同时,也保证了社会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其次,要引导各企事业单位做到“物尽所用,人尽其才”,实事求是地选人用才,挑适用人才,选实用人才。近来许多资料反映,一些本科生、甚至研究生不适应某些岗位工作而退下来换上了中职技校的毕业生,其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是岗位工种和其主观期望值上的错位。再次,要教育家长了解中国现实社会的就业形势和状况、尊重自己孩子客观条件和其愿望,不要简单、盲目地死认“唯有读书高”一条路,也要观察、实践一下,自己孩子是否能用一技之长来为社会做贡献更有利。最后,要尽快建立终身教育制度,放宽高校的入学年龄,逐步建立阶段性就业和分阶段学习相结合的制度。支持一些青年人在中职毕业后就去工作,在他们服务若干年后,又可根据个人需求有继续深造的机会。这样既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又满足了个人的需求。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