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在教育观念、思想、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都处于变革之中,应试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输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程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学生应主动通过多种渠道去获得知识信息,对教师的依附性将逐渐减弱。教师已不是学习的主宰人而转为学习的指导者。变革给职业教育带来全新的教学理念,从深层次改革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已刻不容缓。
一、教学原则
新世纪应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而不应该培养只是受过简单培训的、只会记忆与背诵经验、不能创新或不敢创新的人。学习方式上也必须从循序渐进改进为跳跃式和选择性的学习,学习者应从浩瀚烟海的知识信息中选择有最有价值的知识。
人类的学习是一种操作反应的强化过程,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教学实施过程中,需对教学内容予以科学划分,分步训练,并做到即时反馈,即让学生立即知道自己的答案正确,使学习者获得到成功感,树立信心。
二、教学定位
(1)关于学生定位:学生不应再处于被动的地位,而应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应发挥学生主体性,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使他们从被动学习状态转到主动状态。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能完全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
(2)关于教师定位:传统的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递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今天,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播者,而应是学习的帮助者,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应体现在“导”上,首先体现在对教学的组织和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上,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教师的启发和诱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体现在精讲重点、疏导难点、把握热点等方面,教师应及时恰当地对学生予以点拨疏导。教师应教给学生以科学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诱导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学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是统一的关系,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而离开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主动配合,教师不可能实现教学目标。
三、教学方式与方法
职业教育应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技能为根本目的,以活泼生动的方式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事物的发展总存在着差异,学生相互间的智力、体力、基础、学习动机、情感、毅力及条件等不一致,因而各人收获是不一样的,教师要正视差距,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的要求,使他们各有所得。教学中应建立科学的弹性教学目标,实施分层递进、异步教学,按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进行教学。基础目标是每个学生必须而且可以达到的,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选择提高性和发展性目标,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动态的确立自己各个学习阶段的目标层次,为自己创造选择和发展的条件与机会。“分层”是隐性的,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在讲解、示范、提问、评价等各教学活动中,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层教学也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再“一本教案用到底”,而要精心地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激励机制,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这种教学过程异步化、学习过程个别化教学方式,使全体学生均能在自己可达到的教学目标内个性化地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优化教学内容是教学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内容不同,相应的教学方法应有所不同,应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出发,通过演示、操作指导、解答问题等手段,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培养他们进行探究和创造的能力。教学中应引导和启发学生思维,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缜密性和灵活性。帮助学生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顺思路,提高独立思考、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制约了人的智慧与潜能的调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人类的思维特征,采用符合人类联想方式的超文本信息组织结构,将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动画等各种信息交融在一起,突破了封闭式教学模式和“填鸭式”教学方式,导致了教学结构和过程的裂变,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想象,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和教学效率得到了全面优化,为教学格局的改变和模式的重建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途径。教师应利用现代技术去点拨、激励学生,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使他们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到“我要学”的主动状态。多媒体技术使教学转为全面开放的多向信息交流过程,教学从抽象、微观的认知领域转化为生动的情景,缩小了解情况认知时空,扩大了认知领域,教学活动变得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更为开放和富有创造活力。因此,适量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它必将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现代化改革进程,使整个教学过程得到全面优化,从而极大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教学评价
必须在“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的原则下建立对学生的多层次评价机制,价值取向是更关注于学生,即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应有的肯定。教学不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唯一指标,而应关注教与学的协调统一,以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标。实施这一评价中,应注意对学生新旧知识结构有机结合和实际操作技能掌握的检验,对较低层次的学生应以是否进步为判断得失的标尺,对较高层次的学生则侧重于创造能力的考核。利用多层评价机制培养学生具有契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钻研意志,让学生认识到付出努力就能获得成功,有付出就会有所得,激励操作能力和创新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