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课程研究和开发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问题。选择恰当角度对职教课程发展进行梳理和分析,有助于构建体现我国职业教育特点并符合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本文从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并产生一定影响的课程模式和课程开发方法进行分析,目的是寻找最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模式,明确未来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发展趋向。
按照理论与实践间的关系,可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职业教育课程发展分为“理论与实践并行”“理论为实践服务”和“理论实践一体化”三个阶段。
一、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课程
传统职业教育课程是围绕“学科教学”和“技能训练”两个中心建立的,一个专业的课程方案由多门学科科目和相应的技能训练科目构成,把这些科目按照各自所固有的逻辑排列,独立安排它们的教学顺序和学习时间。在教学实施中,学科课程常按时间顺序被划分为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段式),并辅之以相应的技能训练课。一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体系,不追求或无法追求其在内容和时间上的协调一致,因此这种课程可以被称为“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课程。
尽管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并行课程,理论与实践并行课程从本质上还是体现了福谢依(A.W.Foshay)倡导的并行课程(parallel curriculum)理念。学生一方面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另一方面探索解决职业工作现实中的实践问题。理想情况下,如果教学组织安排恰当,并行课程有可能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的发展。理论与实践并行课程比较强调遵循认知学习的规律,即通过认知重组来把握事物的结构,强调“刺激一重组一反应”的学习过程。然而在教学实施中,由于人们或者过分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或者由于设备条件所限无法进行深入的职业实践活动,所以常常忽视了针对职业实践的情意课程和体验课程,很难真正实现福谢依“自我实现”的教育理想。
“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课程”有以下特点:第一,理论课教学内容是对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简化(didactical reduction)的结果,以“事实”和“符号”为主要表现形式,与具体工作情境没有直接联系;第二,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重视理论知识的再现、验证、记忆与理解;第三,实践教学强调动作技能和技巧习得,由于缺乏在真实工作情境中行动导向的综合性学习,无法形成高层次的能力。
“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课程”至少遇到三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一,由于没有将“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无法形成对工作的整体认知,也无法建立学习与职业实践的直接联系;第二,教学以灌输知识和训练技能为主,忽视发现性学习、探究学习和行动学习在人的职业发展中的价值,无法系统实现经验的获得并最终形成实践能力;第三,职业院校学生不习惯或不擅长抽象思维和演绎式为主的学习方式,在脱离具体情境的理论学习中会有很大困难,无法实现知识迁移。基于这些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教界就开始尝试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模式,促进理论与实践学习相结合。这些尝试促进了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中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转变。
二、理论为实践服务的课程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人们认识到职业教育应当服务经济建设需要,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功利性”需求。通过中外国际合作项目,我国引进了一系列建立在工作分析基础之上的课程模式与课程开发方法,如起源于英美文化圈的“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BE)”及其课程开发方法(DACUM)、国际劳工组织的模块课程方案(MES)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课程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CBE。这些课程模式的指导思想基本是一致的,即在宏观经济发展、劳动市场分析、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对技能型人才的“能力要求”和相应的培养目标,从而确定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
以CBE为代表的能力课程(下文简称“CBE能力课程”)从岗位需求出发,认为知识是掌握技能和发展能力的基础,把知识学习作为习得技能的支持手段,对理论知识没有系统性和量的要求,这就构成了一种以“理论为实践服务”的职教课程类型。我国职业院校广泛流传的口号“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就是对追求这种课程理想的生动写照。“理论为实践服务的课程”把学习理解为“原因”和“结果”间的关系,把能力培养理解为按照教育者意愿自自上而下进行的传递,强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实现学习者能力的提高,关注可观察的行为变化,与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有直接的联系。
“理论为实践服务的课程”在我国的引进和推广是成功的,目前多数职业院校课程改革有意无意地都以CBE能力课程为方法论基础。可以说,这一以满足经济发展对学习者要求为基本原则的课程指导思想,在中国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建设的改革浪潮中,引发了一场针对传统学科体系课程的巨大变革。人们由此意识到职教课程开发应当以工作分析为起点,把握社会、市场和工作实践对劳动者的要求,这改变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知识积累”优于“实践感受”的传统,从根本上改变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确定了“实践比理论更重要”的地位。然而“理论为实践服务的课程”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课程理念和课程开发方法。
第一,课程理念的问题。CBE能力课程的前身是CBT,即“以能力为基础的培训”。从其“出身”可以看出,CBE起源于岗位培训而不是“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定位于满足岗位要求,而学生职业成长与能力发展等“教育性目标”并不是其关注的范畴。在受到广泛质疑后,人们增加了态度要求,CBT也发展成了CBE,然而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方法论基础。CBE能力课程强调培训结果,看重通过考核鉴定可以确定的、针对具体任务和职责的技能和绩效。尽管提出了反映职业特性的“态度”概念,但其内容非常抽象,如DACUM鼻祖Norton也仅仅是将一些诸如认真、细致和严守工艺规程等词汇加以罗列,并没有建立能力间的联系以及对职业的整体认识,也没有对受教育者职业成长规律和生涯发展进行考虑,没有考虑作为职业教育课程本质的职业活动应具有的系统性、整体性、复杂性和教育性。
第二,课程开发方法。CBE/DACUM课程开发方法有五方面的“硬伤”:一是DACUM职业分析的核心是对岗位所需能力进行分析,而能力是抽象的,存在于具体职业活动中,人们无法脱离具体工作任务对能力点进行独立的分析和培养;二是岗位分析的结果可能满足岗位培训的需要,但无法达到学校教育的要求,因为学校教育很难与岗位一一对应;三是对能力点的分析忽视了不可测量??或难以表述的隐性能力;四是把能力看做孤立的行为,认为多种能力简单叠加就能得到综合能力的思维范式,忽视了真实工作世界中职业行动的复杂性、智力性操作中判断力的重要性和工作过程的不可或缺性;五是即便是对可以明确列出的能力点,目前人们也没有成熟的技术将其组合成培养综合能力的课程。
其他理论为实践服务的课程模式如MES(针对某个工作规范形成的就业技能模块课程)等在我国推广并不广泛,但在课程改革中起到了很好的启蒙作用,人们由此认识到课程并不一定是固定和(学科)系统化的,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灵活的组合与选择。德国双元制课程开发由于由德联邦职教所(BIBB)统一进行,外界对此了解不多,加上语言因素,这一过程中的微观环节对我国职教界来说至今仍是个“黑箱”。大家对双元制的理解多表现在对课程开发成果(外在结构和形式)方面,如重视“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教学原则”等。只是近年来我国职教界才逐步跟踪德国职教课程发展的本质问题,如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等。
随着CBE/DACUM等国外先进课程的引入和推广,我国职教界逐渐接受了“理论为实践服务”的课程理念,一些优秀职教工作者甚至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本土课程理论,如“宽基础活模块”和“多元整合课程”等。宽基础活模块课程将所有专业课程分成两个阶段,“‘宽基础’拓宽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为今后继续学习和转岗做好知识和技能上的准备;‘活模块’针对岗位进行训练,使学生在就业前便具备胜任一个或几个特定岗位的技能”,这直接反映了“理论为实践服务”的课程理念。宽基础活模块强调理论对技能的基础作用,不强调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作为个性发展和职业生涯发展过程的整体。由于“职业能力的宽专结合结构是职业教育的结果而不是过程,职教课程宏观构造的依据不是宽专结合的结构,而是技术知识的性质以及学生学习这些知识的心理过程”,因此在课程实施中,一些职业院校设置了很多工具类的、显性的学科课程来对学生的通用能力(如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进行培养,显然这是不符合学习规律的。
综上所述,以CBE能力课程为典型代表的“理论为实践服务”的课程,强调职业教育满足经济发展对学习者要求的功能性和功利性目标,这无疑是我国职教课程理念的重大进步,然而由于相对忽视课程的教育性要求,忽视学习规律和职业生涯发用的规律,“理论为实践服务”的课程必然会受到一些局限。
进入21世纪,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在进入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时代,传统精细分工的简单岗位工作正在被以解决问翘为导向的综合任务所取代,劳动者在综合能力和个性特征方面的整体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人们意识到,要想真正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必须将学习者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让学生获得那些在职业工作实践中相互关联的综合能力,而不是相对割裂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建立理论与实践的直接联系。因此“职教课程改革与尝试只有从本质上跳过(理论与实践相隔离的)藩篱”,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体质量。
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
现代企业运行和社会管理进入了以过程为导向的综合化运作时代,这对技能型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技能型人才要想具备“持久被雇用”的能力,不仅要有岗位能力,而且应当具名综合职业能力。当人们逐渐意识到“理论为实践服务的课程”在培养劳动者综合能力中的缺陷时,探索和引进“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及其开发方法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
事实上,随着职教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处理职教课程中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方式方法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工学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中,有效学习是指学生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对技术(或服务)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要想顺利实现这一过程,必须进行整体化的课程设计,其核心是找到学习内容的一个合适载体,让学生不但借此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通过经历工作过程获得职业意识和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交流与沟通并最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因此仅仅停留在“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层次是不够的,理论与实践只有通过特定的载体有机融合到一起(即发生理论与实践的“化学反应”),通过手脑并用的“做中学”(1earning by doing)以及行动导向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才有可能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在更高一个层面上来探索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构。近年来,我国职教界在这一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项目课程、任务引领型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亦称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和学习领域课程等。
1.项目课程。所谓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既是一种课程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在我国,项目教学作为一种课程模式或教学方法是随着中外职业教育合作项目被引进的。从2003年起,教育部、原劳动保障部等多部委联合在数控技术应用等专业陆续实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工程确立了我国当代职教课程开发的一些指导思想,如强调专业学习的目的是掌握“合理利用专业知识技能独立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强调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带有一定经验性质的工作过程知识和技能”等。不仅打破学科课程体系、按照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行综合性教学项目的开发,而且成为职教课程开发研究和实践的一项重要任务,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统一。从教育部所颁布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的专业培养指导方案中可以看出,人们已经开始用“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来替代传统的(学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