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与当代职业教育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1-03-14

对人文精神的呼唤,正日益成为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并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与高度重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把人文素质的培养作为目标指向之一。那么,职业教育呢?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职业技术教育,理所应当地需要关注这一走向,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纳入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其实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中不乏人文精神。挖掘儒学人文精神,将其植入当代职业教育,必将显示巨大功效。

一、儒学人文精神基本内容

人文精神实质上是科学思想和民主思想的基础。由中国古典的“人本”“孝”和“泛爱众”等思想推广开去,便形成了包括贵和、人本、诚信、笃行等丰富内涵的儒学人文精神。

1.贵和精神

《易经》“兑”卦中,“和”是大吉大利的征象;在《尚书》中,“和”被广泛的应用到家庭、国家、天下等领域中去,用以描述这些组织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的状态。

《国语·郑语》和《左传》记载史伯论和同及晏婴论和同,都以“和”为诸多形相的冲突融合,以“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卷16《郑语》)为宗旨,和首先要承认多元、多样事物的存在,而不是单一、同一、唯一的同,“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东西方的神创论、天创论、理念论都是单一论、唯一论,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中国古人“和实生物”的观念,回答了世界万物从哪里来的根据、根源问题。

儒学的创始人孔子继承《左传》《国语》的思想,他认为在人与人关系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卷7《子路》)君子听取多数不同的意见,团结大多数人;小人听不得不同意见,搞结党营私。这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格理想、道德情操、思维方法和价值标准。若小人当政,就会排斥不同意见的贤明之士,任人唯亲,搞专制独裁。因此,孔子认为为政应“和”。这里所谓“和”,除“和而不同”外,还应宽猛相济,才能达到恰到好处的政和的情境。这就是孔子大倡的中庸思想。

孔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说,君子的言行都按中庸的准则去做,而小人却违反了中庸的准则。君子之所以能做到中庸,是因为君子做事时时处置恰当;小人之所以违反中庸,是因为小人做事肆无忌惮。接着,孔子又进一步做了论证。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孔子说,中庸之道之所以不能广泛推行,我是知道这个原因的,聪明人超过了它的界限,愚蠢的人又达不到它的要求。中庸之道之所以不能普遍让人明白,我也是知道它的原因的,有道德的人理解过高,没有道德的人却理解太低。人没有不吃不喝的,却很少有人能(准确地)辨别出食物的味道。孔子在这里大讲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实际上就是谈的事物的和谐状态。

2.人本精神

孔子的人本精神不仅在把人当人看,尊重人格,而且看重如何做人,怎样做人?关怀人的内在道德修养。在孔子的仁学中,充分体现了人本精神。他所说的人,只是人,是具有人格的人,而不是其他外在要素的附属品或派生者。因为孔子仁学的核心是讲人,所以仁学也可称为人学或人本学。

仁之所以说是人的内在超越,首先在于仁与人在内涵上有互相贯通、圆融之处。如“泛爱众,而亲仁”。(卷1《学而》)是讲博爱大众,亲近有道德的仁人。仁与人的内在联系,是超越的基础。其次,人应该是有仁德的人,无仁德就不是人,人与自我超越为仁。仁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或道德标准。“仁者爱人”,爱人是人的自我觉醒和自我肯定,仁是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内在超越。再次,爱人虽意味着由主体而及于客体,但要求由主体自我做起,树立主体性人格。克己的“己”非指人的私欲,而是指约束、克制自己,就是发挥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协调人的视听言行等活动、行为,都符合礼的要求。孔子强调“为仁由己”,实是内圣的道路,他试图将内圣与外王统一起来,以贯彻他的仁(人)本精神。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