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教体系的一体化
其一是各类教育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如实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使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高等教育等相互结合,协调发展。其二是加强职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企业的生产实习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和家庭教育的联系,形成整体的教育合力。其三,职教管理体制从宏观将趋于一体。因为随着改革的深化,中专、技校、职高各类职校培养目标的趋同,各职校的行政主管关系将逐步淡化,主要由宏观的教育管理部门及办学业务指导部门管理,二者职能区分明确的话,不仅不矛盾,而且能更好地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其四是根据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将形成培养各层次技能人才的初、中、高一体化的职教网络。
二、职教办学的多元化
多种经济的共同发展,这种经济基础和社会不同层次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决定了办学主体必然呈现公办、民办、股份制,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从教育对象看,有青年的就业前培训、也有成人的转岗和在职提高培训,也有各类生活技能的培训。办学形式的多样化,既有全日制班,也有业余或函授等。还有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和专业设置的多产业化。
三、培养目标的趋同化
国际上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是提高综合素质,而职业技能的发展方向是高级化、智力化,实质是将现代知识与技能高度一体化。因此各类职业学校将朝着素质教育的目标,根据人的全面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在适应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呈现出以知识、技能、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化、综合化教育趋势,共同培养宽基础、多技能的全面发展技能人才。
四、职教资源配置的社会化与市场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各类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社会需求是市场的基础。而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形式,在目前国家财力有限,政府行为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职业教育的产业化成为必然。教育资源配置的社会化与市场化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取向。主要表现为学生就学和就业的两个市场的建立和学校师资、经费等资源配置的社会化。
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不仅为招生及就业的市场化提供了客观条件,而且为学校师资、经费、设施资源的配置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打破行业、区域限制,实行教育资源共享,冷门及特殊专业实行全国招生;校际师资互通有无;有偿培训、股份合作等多方筹措办学经费;金融机构借贷运作,促进学校发展等,都将成为职校改革发展中运用的方法和手段,在此基础上职校教学方式也产生时代性变革。一是职教方式的开放性,与国际培训标准接轨,面向社会,主动与社会各界联合办学;二是多校性,面授、函授,以大众媒体为主导的方式;三是全时空性,跨时间、跨地区、跨学校的各种职教培训方式。
五、学校建设的现代化和社区化
职业学校现代化建设是学校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础。现代化概念首先表现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这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滞后的主要原因,当然还表现在教育手段、教育设施的现代化。由于历史原因,现有职业学校的主体是企业、行业办的学校,它的教育的辐射面是以条条为基础的。而社区化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新概念,有着独特的社会经济涵义,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行业行政职能的减弱,及职业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职业学校要建立以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的层次结构比较合理的社区职业教育网络,构成既依托当地行业协会来办学,又覆盖全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教育中占领一定市场份额,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