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1-03-14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作为与社会经济紧密联系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必须围绕就业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发展理念、拓宽发展渠道,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一、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行科学的定位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的定位混乱,许多资格老的、规模大的院校,千方百计想加入本科院校行列,兴办应用型本科。从升格本科后的高职院校来看,它们同样面临诸多发展困境,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优势不明显。一些高职院校在办学思想、办学体制、专业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也与本科院校相差不远,成为本科的“压缩饼干”,失去了自身的职业特色。而许多新建的高职院校也不注重在培养学生职业技术技能方面下工夫,未能正确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该分类和协调发展的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不同的办学方向及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应与普通本科层次的教育实现科学的分工,选择与普通本科教育相异的变动趋向和走向,谋求更符合自身发展的方法和路径。只有这样,才能消除观念上的偏见,寻求科学、正确的发展方向。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院校要在这个定位基础上,努力协调好升学与就业的关系,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目标,以职业岗位为依据,注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训教学环节,科学地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为当地基层企事业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搭建沟通市场需求与院校专业的桥梁

专业设置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是实现学校教学对接社会需求的重要手段,是使学生就业道路畅通,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关键环节。专业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招生、毕业生的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近几年来,一些高职院校意识到专业设置的重要性,加大了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的力度,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上看,这项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专业设置缺乏特色,贪多求全;设置滞后,没能及时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缺乏总体规划,对未来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缺乏前瞻性的预测分析。这些都成为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实施扩大就业战略,要灵活搭建沟通人才市场与院校专业设置的平台,实现人才的无缝对接。

首先,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加强统筹规划。要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及发展前景、当地经济发展战略包括产业政策进行专业设置。同时,要注意协调好院校自身的师资、教学、实践条件、合作企业等教学资源与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的关系,防止“一窝蜂”设热门专业,造成重复设置和资源浪费。

其次,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进行专业设置,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的有效性。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蓬勃发展,产生了一系列复合型的技术含量高的职业岗位;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从业者的岗位变换频率也随之增加,这些都要求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必须与之适应。应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增加专业口径的复合程度,拓宽专业覆盖面,不断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转岗能力,提供更大的择业和职业转换空间。

再次,瞄准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围绕“产业链”建构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专业链。高职院校应从当地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建立一个开放性的专业调整系统,尽快构建与本地区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相适应的特色专业体系,坚持走专业建设内涵发展的道路,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并适应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形成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体系,从而突出学校的定位特色和竞争优势。学校专业设置要求以若干特色专业为主,开发相关专业群,不断深化产业层次,加强相关专业群之间的联系。

三、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仍沿袭学科式课程模式,强调课程的学科性和系统性。这种课程模式不宽、不深,缺乏高职应具备的人才培养特色。这种现状极大地阻碍了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为此,必须建立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专业设置完成后,就要相应地落实到课程层面。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其落脚点在“宽”和“活”上。

“宽”是要求广泛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市场需求分析,包括所设专业对人才需求量的分析、职业分析、新职业或传统职业内涵变化的可能性分析等。这既是拓宽毕业生就业面的依据,也是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力的基础。

“活”是根据市场需求,就某一专业的岗位群明确几个主要方向,每个岗位的方向对应若干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又对应若干教学单元,进而再逐级分解每个教学单元里的知识点、能力点,其对应的就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这种逐层分解的模块课程不仅可以使学校按市场变化调整课程设置,灵活组合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也可以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并结合自身的兴趣、特长选择特定的专业模块学习。在我国目前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大背景下,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模块课程模式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四、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新时期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方针,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更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首先,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体制,是实施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不断研制开发新产品,保持并增强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具有专业化的科研队伍,恰恰可以成为企业强大的智力资源。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财力优势,不断扩大办学经费来源,改善办学条件,使学生有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实训练习。

其次,职业院校在寻求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体制进程中,应不断深化产学研结合的层次。校企合作不仅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以保证人才培养规格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还应建立行业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发挥企业或行业对人才培养的牵动作用,定期商讨学校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问题,并寻求有效的指导和管理。

再次,大力推进和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校企合作的层次和效果。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可模拟仿真生产过程,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深入了解现代化工艺流程、生产环节的全过程,缩短教学与生产实际之间的距离。同时,适时地把企业的用人标准作为改进教学计划的依据之一,强化教学的针对性;对于学生的专业实践,学校还可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解答工作现场实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协助学生完成不同角色的转换,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