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西方列强用炮火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同时,西方的先进思想也开始传入中国。为了拯救危难之中的中华民族,一批有识之士打起“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旗号,以“开设工厂,兴办学堂”为己任,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艰难历程。1865年,左宗棠在福建开办的福州船政学堂,被称为近代中国开办的第一所实业学堂,是职业教育在中国的雏形。1901年,《钦定学堂章程》正式把实业学堂纳入学制系统,从此,职业教育从民间团体自行办理进入官方制定的政策性文件中。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职业教育得到了发展,并且在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起伏跌宕。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一)职业教育兴起时期
民国政府成立后,为了巩固其统治,提出了“振兴实业”的政策,颁布了一系列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的法规。因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仅以工厂数为例,1903~1908年间,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只有21.1家,而1913~1915年间,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达到41.3家,1916~1919年间,平均达到124.6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工厂的兴建,必然需要大量人才,特别是技术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提倡。具体发展情况见表1:
可以看出,在民国元年至十五年期间,职业学校的数量翻了两番,增长很快。究其原因,一是列强都在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减少了对中国的控制,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获得了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工商业的发展对人才有了需求;二是在黄炎培、陆费逵、顾树森等人的推动下,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职业教育法令,如民国元年九月颁布的《学校系统令》以及由此演变而成的《壬子癸丑学制》、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等。
1922年以后,世界列强从一战中渐渐喘息过来,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民族工商业发展严重受挫,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之路越来越窄。职业学校遇到的困境最终导致职业教育的重心从以工商业经济为主的城市转移到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农村。
(二)职业教育生产化时期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随着生产主义教育思潮和平民主义教育思潮的高涨以及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的提出,职业教育渐渐与生产教育相结合,它的范围逐渐扩展到农村。实际上,这时职业教育的重点已经在寻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契合点。1929年,民国政府颁布了《农业推广规程》,具体规定了农业推广事务,强调职业教育要为农村生产力发展服务。同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提出了以“富教合一”主张来解决农民生计问题,进一步推动了职业教育向生产教育的转化。1930年4月,第二次全国教育会议召开,提出“群以各级教育应注重科学实验,培养生产能力,养成职业技能。因此,职业科高中,除师范科、商科和家事科等所需的特殊设备不多,得酌量情形与普通科合办外,应就农工两科设立。”在官方政策中,职业教育生产化的倾向也显露出来。
1930年,国民经济发展迎来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来的第一个高峰,农业持续增产,资本主义统一市场迅速发育成长,这一切刺激了社会对工、商、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据资料统计,1930年全国职业学校只有272所,这个数字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壬戌学制》颁布以来综合中学办理失败,导致中等教育中职业科名存实亡的现象。鉴于此,1931年,教育部“通令各省市,限制设立普通中学,填充职业学校……自二十年度起,各县中学应逐渐改组为职业学校,其办法既自二十年度起,停招普通中学学生,改招职业学生。”这种措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反映了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但是,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导致了教育的混乱,不仅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波及到普通教育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