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就业形势严峻到什么程度?统计数据之间还在打架,所以不如用事实说话来得更直接,也更容易让人理解。前几天刚看到的新闻,一些大学毕业生因为找不到工作,干脆回到中职学校“浅造”(与考研深造相反),为的就是能够等到中职毕业之后求职更容易。
仔细想想,这不是折腾吗?早知如此,还不如初中毕业之后直接去读中职,还能提前四年就业,不但有工资收入,那四年大学的学费也省下了,即使仅仅算一笔经济帐,也是相当划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问题是,今年中国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员额还有不少空缺,中职学校纷纷喊吃不饱。家长们明明已经真切地目睹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之难,可为什么还要一心让孩子上普高、考大学呢?其实这中间很多孩子成绩并不优秀,虽然加入了高中千军万马的行列,但过独木桥的希望非常渺茫,但家长们还是期盼能出现奇迹。
说白了,还是因为家长们心里觉得让孩子读中职丢面子,所以宁可不顾孩子的自身能力,逼着孩子一博高考。如果说全怪家长们思想意识不对头,也有些冤枉,毕竟在社会舆论中,职业教育(www.lifedu.net/news/zhijiao/)就是次一等的教育。高职院校虽然也是大学,但在填报志愿和招生时永远敬陪末座,在高等教育领域充其量扮演陪太子读书的角色。至于中职教育学校,一般招收的都是被高中淘汰下来的学生,更成了众人心目中的“差生收容所”。
由此可见,中国的职业教育一直徘徊在某种悖论之中——正所谓甘蔗没有两头甜,失业大学生读中职,是为了“肚子”而放弃了“面子”;而家长坚持让成绩并不优秀的孩子读高中,是因为目前要保住“面子”,至于将来“肚子”的问题,那是几年后考虑的事情。
但让人不明白的是,难道读职业教育(www.lifedu.net/news/zhijiao/)就一定丢面子?人为什么会接受教育?其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质量,没有人愿意在接受教育之后变得更贫穷和郁闷。而高质量的生活来自哪里?必然与从事的职业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来讲,世界上任何一种教育都是职业教育,都会或多或少、直接间接地影响到受教育者生活的质量,只不过职业院校把“职业教育”这块牌子挂得更明显一些。不要跟我举孔乙己的例子,那不是教育的问题,是他自身思维方式的问题,孔乙己也并非没有一技之长,当个抄写员、做文案,那是绝对胜任的。可是他不那样想,一心想中科举、当进士,结果金榜没能题名,连抄写员的工作也干不成了。
社会上对职业教育产生偏见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职业教育(www.lifedu.net/news/zhijiao/)的上升通道太狭窄,以后想考研究生、读博士,几乎没有可能。但问题是这个社会并不需要人人都成为博士,但人人都需要一份工作;再者,能否成材与学历的高低也并不是恒等的,比如不久前刚刚入土为安的韩国前总统卢武炫,他是什么学历?高中毕业,连高职都没上过呢。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从职业教育学校毕业后从事的是体力劳动,不如脑力劳动体面,对这种人根本不值得去辩论,如果他是“富二代”,就靠着父母的万贯家财一辈子“啃老”吧;如果连“啃老”的资本都没有,那就只好等着饿死。再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真的能够像水和油那样截然分明吗?比如,中国有几个人能达到袁隆平的水平,人家的身份够体面吧?但他老人家还天天下地呢,招收研究生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能够随他下稻田,“电脑上面种不出稻子”,袁老爷子是这样说的。
刚才说过了韩国总统,最后再讲一位美国总统——当年杜鲁门当选总统,一位记者在采访杜鲁门的母亲时说:“您一定会为您的儿子感到骄傲。”杜氏老太太回答:“是的,我有两个儿子,他们都是我的骄傲。”记者问:“您另一位儿子现在在做什么?”老太太回答;“他是个农夫,现在正在种土豆。”
于是我就不明白了,即使中国与美国的国情不同,但中国的中职生与大学生的差别,难道会比美国的农民与总统的差别更大吗?不知谁能回答我这个问题。
本文为生涯教育网原创(www.lifedu.net),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