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双师型”教师我国职业教育领域非常抢手。由于职业教育本身就是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教育,最终培养的是偏重于技能操作的应用型人才,这种客观需要,要求每一名教师都应成为既精通(www.lifedu.net/news/zhijiao/)理论讲解的“讲师”,又熟知操作技能传授的“技师”。按照陶行之对职业教育的表述,职业教育领域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是“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
但是,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教师,并不仅仅是做到“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这样简单。按照我们以前对教师工作职责范围的理解,最经典的解释是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如果做到这三条,确实能够将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然而在当今的教育大环境下,韩愈对教师职责的定义逐渐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空白,那就是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引导和培养,尤其是针对当今职业教育领域,这一缺陷表现得更为突出。
以往我们都提倡“要送给别人一桶碗,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并以此作为要求教师的标准。可是事实上,教育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决不能简单化地理解为“给予”和“接受”。何况当前职业教育(www.lifedu.net/news/zhijiao/)的理念是“素质本位教育”,而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不是“教出来”或“学出来”的,而是通过多方面的引导培养出来的。虽然在培养综合素质的过程中,教师功不可没,但仅仅依靠传授知识根本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笔者以前在某实习工厂就遇到过这种事情——某些学生对自己实习操作时用的机床运用得很熟练,但是换了一台型号略有差别的机床,仅仅是因为电钮和操作手柄的位置和形状稍微发生了变化,立刻感到手足无措。可见,无论是在理论教育还是技能操作教育中,“知识灌输”对学生来说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那么,当今职业教育领域,真正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呢?需要的是“导师型”的教师。导师与教师的一大区别,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能够把老师传授的知识应用于新的领域,并从中发现新知识。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教师,其责任不仅是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适用于更宽广的领域,并且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能够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提高和扩展。所以,职业教育(www.lifedu.net/news/zhijiao/)领域的教师,不应该把自己当作“水桶”,而应该成为一支打井的“钻头”,根据学生不同的优势和专长,有针对性地开发他们的素质之泉,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出学生自身的“水源”,这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引导与培养,其重要性决不亚于传授知识。根据联合国较科文组织的定义,当今“文盲”的概念已经不再是“不识字”这样简单,其中一条认定标准,就是“没有自学能力,不能有效地进行自学”。在当前与未来,由于知识与技能更新日益加速,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仅仅依靠老师给的“一碗水”,难以维持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所以培养出他们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引导他们开发自身的“水源”,这才是惠及学生一生大关键所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教师,工作重点不是为学生“蓄水”,而是为学生“引水”。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成为“导师型”的教师,是未来职业教育领域的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