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徒制”是我国古代职业教育(www.lifedu.net/news/zhijiao/)的主要形式,基本上依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职业技能的传授。“艺徒制”为我国古代大量手工业者提供了生存的技能,也使我国许多传统的民族工艺能够流传至今,“艺徒制”可谓是功不可没。但是,凡事有其利必有其弊,“艺徒制”本身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艺徒制”的职业教育(www.lifedu.net/news/zhijiao/),其指导思想是建立在封建社会宗法制度基础上,所以注定了徒弟对师傅的人身依附关系。这种依附关系不仅发生在徒弟学艺期间,甚至还要延伸到出师之后。由于在“艺徒制”之中师傅具有绝对权威,师徒关系是终身固定的伦理关系,徒弟必须无条件维护师傅的权威。因此,一旦跟随某一位师傅学习技艺之后,就不允许再向其他师傅求教或与不同流派的技工进行技能探讨,否则就是大逆不道的“欺师灭祖”行为。不要说古代,即使在前几年,我国相声界几位名人还发生过类似的纠纷。
这种宗法制的人身依附关系,不仅限制了学徒的学习范围,无法获得其他门类的知识和技能,也导致了同行业之间的不同流派难以进行技能交流,难以促进技能与工具的改进和提高。
其二、由于我国古代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平民在非常状态下,比如伤病、失业或年老失去劳动能力的时候,只能依靠自身积蓄或家族的力量进行救济,“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就是这种情形的真实写照。与师傅没有血缘关系的学徒,在出师之后难以为师傅带来经济上的利益和未来的生活保障,反而有可能成为师傅的竞争对手,为了提防“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现象出现,相当一部分师傅仅仅是把学徒当做廉价劳动力,而不传授关键技术,导致很多优秀的工艺技能失传。
其三、古代手工业者基本上都没有文化,大多数劳动者都是文盲,因此导致“艺徒制”的职业教育方式,基本上只能依靠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而古代知识分子大多轻视体力劳动,不屑于去探讨和记录劳动技能与经验,导致许多先进技能无法总结成文字,难以升华成理论知识,而失去理论指导,职业教育的发展必然会陷入停顿。
其四、“艺徒制”只能适用于作坊式的手工业生产,无法培养出适用于机械化大生产和流水线操作的技术工人。西方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正是来自于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推动。我国在近代由于没有经历类似的工业革命,所以社会上没有改进和发展职业教育的迫切需求,使我国近代职业教育(www.lifedu.net/news/zhijiao/)的发展缺乏动力,处于极端落后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