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奥运大厦工作的刘小丽,是从兰州市女子中专毕业的。她是这座大楼的引导接待人员,每天忙碌在大厦的各个部门。中专毕业就能到北京工作,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吃住都有补助,单位还为她买了“五险一金”。刘小丽对自己的这份工作非常满意,她的许多同龄姐妹对她的这份工作也非常羡慕。
近日,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平均就业率达95.77%,这是从2005年开始全国中职就业率连续4年达到95%以上。据省教育厅职教处负责人介绍,我省(甘肃)近4年来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全国水平相当,保持在95%以上,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实属不易。
中职学校,就业才是硬道理
在兰州市女子中专近3年的就业统计表中,服务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一栏中不乏人民大会堂、北京奥运大厦、深圳五洲宾馆等让人向往的地方。据该校外联处主任王真祥介绍,长期与学校有着稳定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有近40家,这些单位大部分都是三星级以上的酒店和国内知名企业,它们是该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在甘肃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明年毕业的876名学生已在7月份的双选会上全部签出,目前已进入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来自内蒙古、新疆、四川、安徽、重庆等地的近30家用人单位带来的用人计划都未完成。
我省从2003年开始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引导初高中毕业生进入中职学校就读。“就业通畅才会吸引学生”,这几乎成为我省中职学校的共识。为了扩大学生的就业出口,我省从2003年开始开展东西部职业教育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利用东部地区学校优质的教学和实训资源,实行“2+1”、“1+1+1”等模式,将学生送到东部学校和企业参加学习实训。目前,与我省合作的学校遍布东部各省市,仅2008年,全省联合招生合作办学人数接近3万人,异地就业人数超过6万人。此外,订单培养、校企合作等多种培养方式进一步打通了就业出口,也进一步打开了招生渠道。
2003年,我省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只有6.5万人,而2009年教育部安排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达到18万人。今年截至10月10日,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共招生16.5万人,完成下达计划的91.6%。
中职学生,一技之长走四方
为了让学生一进单位就能进入角色,中职学校在学生技能培养方面下了大工夫。
兰州女子中专招生培训处主任胡万铭说:“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不能和大学会计专业抗衡,我们就专门培养银行、保险公司的柜面人员;为了提高涉外服务水平,我们将英语口语作为培训重点,学生进入单位后,基本的英语交流不成问题。”
甘肃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也不例外,学生在校两年的学习中,学校注重实训课的开展,他们把学生带到祁连山水泥集团等企业的生产线上提前熟悉未来所从事的工作。
2006年,甘肃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的学生庞洁毕业后进入安徽海螺集团工作,在这个亚洲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中,庞洁仅仅用了3年多时间就从一名普通技术工人做到了工段长,工资也从1000多元涨到了3000多元。庞洁的家在通渭县农村,自从女儿开始上班,家里的负担就减轻了很多,随着女儿工资的提高,每月都会寄1000元回家,这让乡邻们赞叹不已。
据了解,中职学校的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就可以拿到工资,毕业后大部分学生都能留在实习单位就业,相对于上高中再上大学的学生,至少为家庭减轻了5年的经济负担。而且,中职学生的发展机会并没有减少,他们可以通过“三职生”考试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取得本科学历甚至是研究生学历。
在长三角、环渤海、广州、深圳等地区电子类、机械加工类企业和服务行业中,活跃着一大批甘肃中职生,他们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和肯用功、能吃苦的品质,成就着自己的事业,成就着家庭的梦想。
中职教育,道路越走越宽广
据统计,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有90%来自农村,其中85%为贫困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今年春季开始,我省对招收的新生一律减免学费500元。此外,国家还为我省农村户籍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中职学生在校两年期间每年补助1500元的生活费。
教育部也表示,从今年开始,我国要逐步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先从涉农专业和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做起;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只要愿意都能够接受职业教育,国家会提供全面支持。
面对中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契机,我省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上。2008年,定西市率先在我省组建了第一个区域性职教集团,该集团在广州、上海设立了两个实习就业服务站,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后,庆阳、武威、白银等地的职业教育集团也相继成立。今年,甘肃省“两后生”职业教育培训集团建立,集团将招收贫困地区农村家庭贫困学生,由省扶贫办出资免费培养,今年计划招收3万名。此外,甘肃省现代服务职业教育集团和甘肃省机电职业教育集团也正在筹建之中,他们将广泛吸引行业内的学校和企业加入,进一步强化校企沟通合作。
职业教育集团的建立不仅使职业教育进入了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阶段,也将建立新的就业体系,为学生提供更通畅的就业渠道。
2008年,我省中职招生与普高中招生比例已达到4.5∶5.5,今年如完成教育部下达的18万人的中职招生计划,我省将实现中职年招生人数与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大体持平。一种与高中教育抗衡的职业教育格局正在逐渐形成,中职教育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