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浙江工贸职院:校企一体成为发展....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1-03-23

在温州,近年来出现一个“浙工贸现象”,颇引人关注。

她是一所学校,校园内外却厂房林立,集聚各种产业,从传统的轻工产业到新兴的创意产业。在这里,人们很难看到那些教育与市场的隔膜、学校与企业的边界。

她是一所高职院校,其毕业生就业率却连年高于本科生,这里的学生成了人才市场的“香饽饽”。因为在这里,学生的课堂就是货真价实的一个工厂、一间商店、一家公司,市场是学生们最好的老师。

解读这一现象,人们可以感受到学校办学的开放:依托社会产学研服务项目,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创新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办学新模式,一方面直接服务地方经济,一方面实现真正的开放式办学。

践行这一“跳出教育发展教育”的理念,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正成为校企一体的一个生动样本。

一次跨越

从单纯办教育到打造社会服务链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有一个并不起眼的老厂房,过去是温州冶金“制造工厂”,现已“转身”站在了时尚产业的最前沿,变成“创意工厂”,成为温州首个创意产业集聚区。

前卫另类的动漫设计、个性化定做的鞋样设计……尽管这个创意园才于今年11月中旬开园,但半个多月来学院师生将创意工作室经营得有声有色,赢得了不少市场订单。

浙江创意园的建成运营,是学院今年推出的全新项目。他们引进、孵化多家高资质的创意机构,不仅致力于打造温州创意产业集群规模,而且为工业设计、动漫设计、广告与包装设计、鞋类设计与工艺等6个设计类专业,搭建成果展示、品牌塑造及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大平台。

除浙江创意园外,学院今年还相继推出温州电子信息科技园、温州知识产权服务园,累计投入1.5亿元。一所高职院校同时开建三大园区,这一举动不仅在浙江省,甚至在全国都是富有创造性的。

一所高职院校为何大手笔建设产业园区?“我们旨在实践‘服务社会’与‘培养人才’这两大内生机理”。在采访中,学院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据介绍,高新企业进学校,其行业优势资源将作为教育资源的一部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之中,增强学校的教育能力;随着高新项目推进,学校专业及课程、教学及教法的改革也适时跟进,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

“作为一所高职院校,我们努力构建从校企一体到政府、产学研、市场相融的教育服务系统,校园与厂区融为一体,人才培养与企业经营相互促进。”浙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何向荣如是诠释教育服务的理念:一方面,学院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为切入点,形成了以与政府、行业、企业合作,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办学新模式,使高校成为政府、企业之外的助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三种力量;另一方面从机制上促进学校与行业办学的积极性,寻求内在的产学结合机制,整合各类社会资源,破解职业教育难题,解决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

一个细节或许可以佐证:当诸多高校竞相迁往郊区自成一隅之时,学院主动贴近繁华的温州市区,与活跃的温州民营经济紧密联系。

这种融入市场的教育环境,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市场脉搏,也有利于企业引进人才,可谓双赢。如今,学院这一全新理念的实践,无论是在推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上,还是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都已经开花结果。

“文化创意园已经初显集聚效应,助推温州产业转型升级。”雅集文化是首批入驻浙江创意园的企业,其负责人赖冠洲说,温州虽然是民营经济的领头羊,文化创意产业却发展缓慢,听闻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打造自己的文化创意园后,不少海外的优秀人才纷纷回温州“创业”,前来实习的学生则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库。

而在浙江创意园内,学院自己孵化的动漫工作室,动漫设计专业老师带着学生们,已经承包了当地最大的新闻网站“温州网”的所有动漫设计业务。

从单纯办教育到打造社会服务链,学院实现了教育理念的一次跨越,朝着没有“围墙”的开放性大学迈进。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