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如何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农职教育之中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1-03-24

一、培养目标的确定

职业教育应该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确定自身的教育目标与指导思想,培养具备 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能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技能型 和创业型人才。担负职业教育任务的中等农业学校,应从市场经济的高度和大农业的角度出 发,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适应农业生产社会化和产业化的需要,确定出学生应 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和掌握什么样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结构的调整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革新课程,重视课程的综合化和实用化。从为“三农”服务和 为学生未来发展作准备角度的考虑,学校教育必须为学生毕业后 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立以就业技能为目标的新的课程体系和结构。在原教 学计划的基础上,以培养能力为主导,对原有学科进行删减,增加一些新的学科,加大知识 的涵盖面;对原有课程的理论时数进行全面压缩,突出科学性、针对性、适用性、灵活性与 先进性,拓宽学生就业路子。作为课堂素质教育的补充,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鼓励学生和教师积极参与,形成宽领域、高品位、既有主旋律又呈多样化的校园文化,以 培养和提高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

三、教材及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要转变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打破 理论性和系统性强而实用性差的原有学科体系,强调基础,精炼专业理论,重视实践。从 农职业教育来讲,首先要解决理论滞后于实践的问题。教学内容要突破国家统编教材的束缚 ,突出针对性、适应性与先进性,建立“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课程体系结构,大量增加 当地和国内外的农业生产动态、当地的气候、海拔、土壤等环境因素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与名、特、优、稀品种的引种、栽培以及市场动态等内容。素质教育并不意味着可以淡化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在重视“双基”教学的同时,强调 实践环节,专业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用理论与实 践之比为“2∶1”或“1∶1”来控制理论总学时数,而实践“1”所需的学时数则由专业 培养目标来确定。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变革过去教师“教”、学生 “学”的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学方式,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培养,发展学生智力,激发学生潜能。打破“三段式”、“五段式”等教学模式的限制,让 学生自己去发现、掌握知识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让学生学会预习并记录预习的过程, 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一环。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自己提出问题 ,发现新知,归纳总结,教学生学会学习。

五、实践教学的改革

实践教学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加大实践教学的力 度和比重,达到理论与实践之比为1∶1。第一学年着重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增加感性认识 ;第二学年结合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进行基本技能实习;第三学年结合专业课和生产实际进 行综合能力训练。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和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制订出相应的考核方 案和考核标准,做到每项实验实习随堂考核。考核时既重视方法步骤,更重视结果,消除过 去技能考核只是期末集中进行而不能观察结果的弊端。考核方法要与社会承认的技能(能力) 证书考核办法接轨。

六、能力评定方法的改革

能力评定方法具有导向作用,因此,必须打破只根据单元测试、中考、终考评 定学生成绩的模式,克服一张考卷定终身又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弊端。把评分渗透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取消 期中考,改变期末考的闭卷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采取口试、开卷笔试和技能考核三方面 结合的方法来评定。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