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除学费。免学费标准按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学费标准确定。
有关分析认为,这是继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之后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然而,我们必须盯住好政策的实际操作情况。假如地方政府部门不履行投入责任,对中职教育没有监控措施,这一“福音”不但可能落空,而且极有可能对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不利。
根据政策,“对因免除学费导致学校收入减少的部分,通过财政给予补助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及顶岗实习解决”,解读这一条款,可能有三种结果,一是财政补助占大头,学校组织顶岗实习收入占小头;二是财政补助占小头,学校组织顶岗实习收入占大头;三是财政补助和学校组织顶岗实习互相扯皮。如果是第一种情况,这一政策可顺利推进,中职办学质量不会因学费收入减少而受到影响;而如果是后两种情况,中职办学资金可能受到严重影响。与此同时,学校在解决学费收入缺口的旗号下,可能更大规模地组织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顶岗实习,不愿意投入更多资金的政府部门有可能对学校这种创收做法听之任之。
过去几年中,一些地方的中职学校,已有以免学费的条件,招收中职学生了。中职学校之所以如此“自觉”地免学费,是看准了这一做法的两大收益:其一,把国家给中职学生每年1500元国家助学金纳入自己的腰包(两年共计3000元);其二,从入学开始,就组织中职学生去顶岗实习,学校从中收取管理费。简言之,有的中职学校以招生之名,行的却是劳动中介机构之实。职业教育空心化,学生根本没有得到多少教育。2007年,针对这种现象,教育部曾发文,要求各级教育部门配合劳动、工商等部门,加强督察和管理,坚决禁止组织或介绍未成年学生外出务工的现象发生。
如果说,以前这些中职学校的做法,还属“顶风作案”,那么,在免学费新政之下,组织学生过早地顶岗实习 (其实往往是干一些类似农民工的基本劳务),则完全可能成为一些学校堂而皇之的做法。
因此,从保障中职教育质量以及中职学生的权益出发,要让免费成为真正的福音,必须明确政府对中职教育的投入责任,同时加大对中职办学的监管。以笔者之见,中职免除学费之后的不足资金部分,应全部由政府承担(各级政府承担的比例可不同);同时,要加强对中职学校办学的监管,防止办学“空心化”、“职业中介化”;另外,要对中职学校选择的顶岗实习机构进行资质审查,不能让顶岗实习成为简单的务工。
我国的中职教育每年招生规模已经达到800万,最近连续发生在中职学校的各类事件表明,提高中职教育质量,刻不容缓。因此,在构思出台发展中职的新政策时,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情况,如此,中职教育才能稳步、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