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的“科技奥林匹克”的“挑战杯”竞赛不光是本科院校学生角逐的舞台,高职院校学生同样也有所作为。第十一届“挑战杯”竞赛虽然落下了帷幕,但留给高职院校师生太多的思考。
在本届决赛中,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高职院校学生选送的作品分获二、三等奖。虽然这样的成绩对一些名牌高校来说也许算不上突出,但对于很多高职院校来说,却是历史性的突破。从本届竞赛中可以看出,以就业和技能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也逐渐开始注重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会给传统的职业教育带来哪些新的变化?
培养技工不叫高等教育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选送的作品《自控温热气流加热式混凝土路面沥青灌缝机》经专家终审复评,在此次大赛中,最终获得了二等奖。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的工程院院士刘友梅详细地了解了这项作品后,评价道:“高职高专大学生能制作这么高水平的作品,不简单。高职高专学生参与技术改造和工艺革新,创造、扩散和使用新的知识和技术,同样可以有效地促进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本届“挑战杯”竞赛上,入围决赛的400多所高校中,高职院校只有9所。这一方面反映出不同类型院校人才培养定位方面的显著差异,一方面也折射出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忽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几家高职院校之所以能获奖,并非偶然,而是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着直接的关系。
“太注重培养技能,让学生学会一项技能就能上岗,那和短期培训班有什么区别?”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周频认为,现在高职教育有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把学习太功利化,学生被教育者严重的“格式化”,缺乏创新思维和活力,个性被抹杀,缺少奇思妙想和异想天开的火花。学生也只重视专业课学习,忽视人文素养提高,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最终是许多学生“技能型”人才没有形成,做人的基本的东西也没形成,什么型的人才都不像。
“科技不断进步,设备更新周期日益缩短,高职院校的学生如果不具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等可持续发展能力,单单掌握了一些支离破碎、片段的知识和技能,很容易被社会淘汰。”周频认为,高职院校应该为生产、建设、经济、管理、服务一线培养一大批创新型应用性的“专家级”、“大师级”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商界精英,不能定位于培养“技工”,培养技工不叫高等教育。
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黄天民看来,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对高职院校来说,也是增进校企合作的一种现实选择。今年3月,该学院依托专业特长,和当地两家知名企业签订“外包”协议。学校组织骨干专业教师和优秀学生与企业工程师组成联合技术研发团队,共同参与科研技术研发工作。
黄天民表示,以往校企合作以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形式居多,企业难以找到“利益点”,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现在,学校以产品开发、项目研究为载体,指导教师学生参与项目的研制和生产,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共赢。
本科生重基础研究,高职生重现实应用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周言大制作申报的作品《会按摩的耳机》获得了三等奖。专家认为,“会按摩的耳机”的创新点在于,传统耳机长时间使用会造成听力下降,而它能将声频信号的振动作用于人的颈部,不需要将耳塞戴于耳中,振动片贴于颈椎处,不仅避免了振动对耳膜产生刺激和难受感,还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伴有按摩作用。
“这个作品将创新性与务实性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典型的小发明、小创造。”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团委老师柳晓明说,高职院校的教学一般淡化学术色彩,但注重实际的应用。因此,和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科技创新方面更具务实性。
柳晓明认为,在高职院校中,工科的研究性项目要紧密联系生产第一线和当地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生产一线的设备、操作流程和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难题。通过校企互动,培育既有科技含量又有市场需求的项目,并促进学生创新成果的转化。文科的研究性项目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社会实践和社会调研,体现高职院校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刘恋是《自控温热气流加热式混凝土路面沥青灌缝机》项目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他介绍说之所以想到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是因为他的学长在实习时经常听到公司工人对灌缝设备的抱怨。刘恋由此发现了传统设备存在的很多缺陷。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和他的同学全面考虑了设备的实用性,改变传统的火焰加热方式,有效地解决了沥青的烧焦、环境污染等难题,而且设备操控灵活,与当前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比赛期间,刘恋在观摩了国内很多高校同学的作品后有很深的体会。“本科院校在科研方面偏重尖端、高端的专业领域,理论性较强,有些课题结束了,不管成果转化就收起来了,研究成果不一定马上能产业化;而高职院校学生科研创新更偏重于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更多关注工艺革新、工作流程优化和机械设备的改进改造等问题,实用性很强,虽然不是高深理论,但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效益。”现在,他们的作品已经申报了两项专利,他们与湘潭联创煤机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公司已经注入风险投资资金20万元,以帮助刘恋他们实现该作品的产业化。
没有不会创新的学生,只有不会引导学生创新的学校
“没有不会创新的学生,只有不会引导学生创新的教师和学校。”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柳晓明老师的话发人深省。他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创新潜力也很大,通过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营销与策划071班学生吴海霞的经济类作品《协同商务模式虚拟平台》获得了“挑战杯”竞赛全国三等奖。“参与科研活动,对我来说不仅能将学校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中,也让我在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可以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吴海霞说,现在企业更需要会学习的人。通过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她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更好的锻炼,同时也收获了对生活和工作的自信。
在学院,像吴海霞一样,受益于学校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生还有很多。今年4月,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王浩等7名同学,被安排到常州麦科卡电动车辆科技有限公司从事与专业相关的研发工作。“在高职院校中,很多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搞科研还是没有自信,学校应该通过一些项目的推进,以引导学生树立参与创新的意识。”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周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