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新职业新技术频出,职校如何应对?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1-03-28

人保部公布的新职业已达122种,与其相对应的专业人才大多紧缺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李丹

访谈嘉宾:

王扬南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教材处处长

邓泽民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翁孝川 浙江省衢州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

【本期话题】

日前,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布了皮革护理员、调味品品评师等8个新职业。自2004年以来,该部门已经向社会发布了12批共计122种新职业。但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与新职业和新技术相对应的职业人才大多紧缺,以对应3G新技术的3G嵌入式工程师为例,国内目前相关技术人员尚不足万人,与该职业每年所需的几十万人数量相差甚远,这就给广大职业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战。该采取何种措施应对新职业与新技术“来袭”,获得学校可持续发展和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双赢”呢?

新职业出现呼唤职校更新专业

主持人:随着新职业和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与其相对应的人才也日益紧缺,职业院校目前最迫切要做的是什么?

翁孝川:对于职业院校来说,首先就是要对应新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关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职业院校发展的常动力,更好地服务学生就业。

王扬南:对于新职业和产业升级等给职业教育带来的设置新专业的要求,教育部也一直在关注。最近,教育部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准备在征求全国各地一线校长、教师、行业企业技术专家等相关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对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目录进行一次大的修改。这次修改的原则就是要充分体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特点,紧密结合国家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形成科学合理的专业布局,从而有利于职校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

新专业设置要避免盲目跟风

主持人:新职业和新技术的出现,使职业院校更新专业成为必然,职业院校在设置新专业的时候应如何把握?

邓泽民:职业院校在设置新专业的时候,不能看哪个新职业“热”,就跟风设置哪个。比如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这个新职业,它对开设相关新专业的学校的数控机床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如果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专业不在数控机床这个领域,那就不具备开设该专业的师资、实训设备等方面的条件。所以,职业院校在进行新专业设置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定位和规划,并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当地经济产业的发展需求,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王扬南:设置新专业绝不只是简单地更新专业名称,关键在于专业内涵的建设。新专业设置以后,学校的教学活动应该怎样与之配合开展,评价体系应该如何及时跟进等,这些都是职业院校在设置新专业之前就需要细致周密考虑的。对此,教育部在此次修改制定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的同时,也在研究是否应该把专业设置的管理权限改为以地方为主,以及如何建立一个专业更新的动态体系、什么样的学校可以开设什么样的新专业、不同学校开设新专业的审核标准应怎样确定等问题,希望将来能给广大职业院校在设置新专业的时候予以参照。

需多措并举方能增强抗“袭”力

主持人:除了合理设置与新职业和新技术相对应的新专业,并加强新专业的内涵建设以外,职业院校要想具备更强的抗“袭”能力,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努力和完善呢?

邓泽民:第一,职业院校应提升观念,时时关注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案。这其中经常会隐藏着一些新职业和新技术的“信号”,职业院校只有认真学习分析,才能未雨绸缪。第二,职业院校要积极“走出去”,在与企业、行业合作的力度和深度上做好文章。新职业和新技术的出现,必然是和企业、行业的升级发展紧密相关的,职业院校只有经常与企业、行业融合互动,才能及时和深入地了解新职业和新技术的相关背景与要求,及时规划出应对措施。第三,职业院校还要积极地把行业、企业相关的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请进来”。这些人通常是新职业和新技术的“催生者”,只有多与他们沟通学习,才能在师资培训、设施配备、专业设置等方面得到具体指导。

翁孝川:我完全同意这个观点。我们学校的具体做法是:深入研究与衢州相对应的长三角地区以及新兴的海西经济区的区域规划,争取做到学校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更加重视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积极举办各种形式的订单班、冠名班,并积极对接当地的浙商理事会等行业商会,借此了解最新的职业和技术对人才的需求,从而进行对口人才的培养。同时,聘请企业、行业的专家和技术能手担当学校的专业教师,通过他们的新理念和新办法,培训学校专业师资和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实践证明,这样多措并举,学校才能比较游刃有余地应对新职业和新技术的层出不穷。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