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会出现“技工荒”,当大学毕业生工作难找,人们突然发现职业教育或许是个好途径。
没有高水平职业教育,就没有高素质的劳动者,也就没有高质量的产品
多年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中,学生操作技能培养面临着一道道难关:复杂的机器不能拆卸,一些工厂、工地,学生很难进去参观学习,一些昂贵的设备、仪器,学生很难有机会在现场操作……职教界人士将其形象地概括为“看不见、进不去、动不了、难再现”,这些弊端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质量。
不久前,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的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现场会暨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座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职教界人士发现,辽宁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解决了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落后的难题,大大提升了职业教育的质量。
辽宁是工业大省,职业教育一向发达,到2008年底,辽宁全省共有中等职业学校501所,在校生达57.5万人。但以前,辽宁的职业教育也存在着信息化建设滞后的状况。
2006年,辽宁省提出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并将其作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切入点。
2007年5月,辽宁省教育厅在公开竞标、现场答辩的基础上,最终评审、确定了数控技术应用等22个职业教育专业领域的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项目。随后省财政拨付了2000万元职业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
在对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改造和社会技能型紧缺人才需求进行研究,以及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教学实际需要进行分析之后,辽宁省以服务专业整体教学与实训为核心,按专业大类划分模块,整体规划信息化建设项目及内容,既兼顾学历教育又考虑了职业培训的需求。项目内容覆盖了职业学校80%以上的专业、80%以上的在校生。
目前辽宁省已初步建立了20多个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库,仅在数控专业等22个职业教育专业领域,就制作了图形图像1.5万幅,视频、动画等流媒体1550分钟。
职教信息化建设有什么效果和意义?人们要问,更要实地看一看。
在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整齐洁净的计算机房里,几十名学生在电脑上操作,屏幕上不时变换出机电产品三维图形的模样,他们学习的课件叫“虚拟数控机床仿真实训与考核系统”。“学生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对数控机床操作的全过程有了深入了解后,再到机床上实地操作,就能做到心里有数了。”张婧璞老师说,“通过信息化教学,我们从根本上告别了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不像以前老师费尽口舌,学生还听得稀里糊涂。”学生们学起来更投入了。
大连铁路卫生学校开发的护理技术模拟教学系统更生动形象,学生坐在电脑前点击鼠标,护理病人的每一个步骤就像动画片一样呈现在眼前,如果忘记了还会自动弹出提示。姜?~婷同学说:“就像玩电子游戏一样,原本枯燥的护理课变有趣了。”
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入脑入心,真应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句古话。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振兴老工业基地、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信息化建设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沈阳装备制造工程学校校长任级三分析说。
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及成果的应用能够极大地促进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沈阳装备制造工程学校从各专业核心培养能力的提炼、技能训练点捕捉和挖掘,到“任务引领、项目驱动、案例解析”等新的教学方法的运用,都在有力地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进程。学校先后完成减速机拆装操作软件、数控车床操作软件、焊接操作软件和40余种教学课件,极大地推动信息化教学。数据显示,信息化建设还在减少事故及节约成本方面发挥了作用。数控机床专业采用信息化教学后,碰床、撞刀等事故已降为零。采用焊接软件教学后,实训过程中焊条的实际使用量减少30%,大型设备的购买更是省下不少资金。
用工单位也发现推行信息化教学培养的职教生上手快,后劲足。沈鼓集团通风设备有限公司数控机床班组是辽宁省先进班组,这个班组的独特之处在于,一批从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毕业的学生,不仅会操作,还会编程,而以前这项工作是工程技术人员来完成的。
在职教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批专业教师队伍在逐渐形成。据不完全统计,辽宁全省共有58所职业学校、504名专业教师、56家大中型企业近200名工程技术人员直接参与了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研发。学校与企业、教师与专业、课堂与现场、设计与制作,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长时间的渗透、融通及流程的合理化再造。
“我们把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实现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举措。”辽宁省教育厅厅长魏小鹏说。
据介绍,在未来几年内,辽宁将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以互联网为依托,搭建省、市、校三级网络平台;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首先建成机械加工与机电技术、信息技术、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技术、现代服务6个数字化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抓好职业教育信息化基地、队伍建设,在全省建立20个实训仿真软件应用示范基地;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信息化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