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让年青一代听从心灵呼唤,活出人....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1-03-31

当我们发现毕业生越来越难找工作,他们为读大学付出的高投入已经得不到期待中的回报——而职业理想的丧失是我们为升学主义买的更为沉重的单;我们需要重新解读精英,让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从对立走向和谐。

我很看重一点,那就是要破除职业的贵贱观、尊卑观,因为这种观念是导致应试教育倾向加剧的一种社会心理的误区。大众的文化心理状态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多年传统文化的延续所形成的职业尊卑观,在大众心目中将所有职业分成三六九等。还有专业的贵贱观也不可小视,钱钟书先生的著名小说《围城》中,谈到旧时大学中一个连锁式的“瞧不起”:理科生瞧不起文科生,外语系瞧不起中文系,中文系瞧不起哲学系,哲学系瞧不起社会学系,社会学系瞧不起教育学系,教育学系的学生没有谁可以瞧不起了,只好瞧不起自己的老师。这个说法是我们学教育学的人心中永远的痛。

在西方,一个千万富翁的儿子直到毕业,他的同学都不知道他是谁的儿子,而且他还去烹饪学校学习厨艺,后来真的做了烤牛排的大厨;还有哈佛的学生在机场做安检;还有一个优秀的学生毕业后天天驾着飞机去上班,这架飞机不是父母给的而是他炒股赚钱后买的,当他所在的公司破产,失业后的他又欣欣然去整理仓库、做家具搬运工;欧洲语言学校的校长在接待来访学者时还兼做行李员,做得非常自然、非常从容。为什么东西方对待职业的态度会存在如此大的差别?可能是西方比较早地破除了等级尊卑,建立起平等观念,而东方等级森严的观念一直延续下来了,凝聚成一种人上人式的精英情结。我们需要颠覆这种人上人的情结,重新解读精英。

叶澜老师的《新基础教育论》中提出了一个关于精英的独特见解:当代精英的构成不是指处在社会高层的极少数人,而是指在不同社会组织职业中、在不同层面上,极富活力和创造力、有成效和业绩,既能把握自己命运,又能够引领他的团队开创事业的人,他们由不同类型、不同岗位中的优秀出色人群组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代的精英,他不由金钱堆出,更不靠权力保证,而是靠社会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和各种机遇,以个人逐渐养成的品性、智慧和能力打造而成。这种对精英的认识,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长期以来,我们的升学率由分数决定,而分数并不能真实地反映素质。还有强制性分流、攀比式地硬要挤进重点高中等问题,导致普通教育中存在事实上的“陪太子读书”现象。再一个就是用人单位的文凭歧视问题,也是很严重的,实质是从骨子里把职业和专业分成三六九等,这是制度上的根源。

在我与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接触过程中,我感觉年青一代缺少一种属于他自己的职业理想,无论是考大学还是找工作,他们总是首选大城市,然后是名牌学校,最后才是专业和导师,才是自己的理想。这里也有一个积极的例子,我孩子的一位同学,她一直想到同济大学读建筑专业,但是建筑专业的起分线很高,她成绩不够,若转投别的专业分数也就够了,但她选择了复读;第二年她仍然没有达到同济大学建筑系的分数线,于是毅然选择了西安一所不太知名的大学读建筑系,去实现她的建筑梦想。我想,人生就应该有一个坚定的职业志向,然后执着地坚持下去,为实现自己的专业理想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职业理想的丧失是我们为升学主义买的单,这个代价是沉重的却毫无必要。

在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上,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提升专业、职业素质的内在关联,南京师大一位同行打过一个很恰当的比喻,他说,基础教育阶段的职责就是“生产”出“好木材”,精加工的事则交给后面阶段的学校,即交给职业学校或者专业学校,由他们去完成。子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三句话什么意思,子曰:绘事后素。意思就是,绘画时,打的底色越好,画上去的画就越漂亮。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底色,让他去画出他精彩的人生。奠定人基础性的素质,靠的是普通教育,而培养人的专业和职业素质靠的是职业教育。在德国70%的初中生进入职业中学,只有25%读普通学校,很多的这类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

关于职业教育在现实中可能的转机,我个人有一些体悟。先说个例子:我的儿子现在在美国迈阿密大学读多媒体新闻专业,他打算硕士毕业后不按我们家长原来的想法继续读博士,而是先参加工作。因为他的经历实在太单薄,与他现在的同学相比差距真的很大,同学中有的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记者,到过28个国家,拍的照片相当专业,我的孩子感觉应该把这段差距弥补回来再去考虑读博士。所以我相信,像这些80后、90后的孩子长大做了家长之后,基本不会像现在的家长这样去强迫孩子、去武断地规划孩子的人生。

当家庭和社会的教育需求变得多元化,不再把升名牌大学看作是唯一出路,当职业教育为生存者多铺设一条职业道路时,高考独木桥的现象就不再存在。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也将从对立走向和谐,我看大致有这么几个途径:通过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引领家长克服教育消费上的盲目冲动,全社会树立起“所有的职业都值得尊重”的观念,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在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衔接期,可以多请一些家长到学校,介绍他们的职业生涯,树立孩子们的职业理想,可能的话,多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有磨砺性的职场体验。最终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这两类教育有机地整合在终身教育体系中,让我们的年青一代活出人生的精彩。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