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别小瞧这些小苗苗,几个月以后就全变成金蛋蛋了!”日前,在陕西省彬县义门镇高渠村农业示范基地,该村村主任池万儒一边给自家温室大棚里的“礼品西瓜”育苗施肥,一边高兴地给记者盘点起村里这几年的变化,“村里川地多,以前乡亲们只会种些玉米、小麦,一年忙到头每人也就挣个二三百块钱,现在好了,自从县政府和杨凌职院结了亲家,县里补贴农民现钱,职院提供专家技术,帮俺们建起了蔬果大棚,乡亲们就富裕多了,平均下来每人每年都能挣到近万元哪!”
和高渠村一样,在陕西凤县、甘肃永登县等百余个杨凌职院的联姻县,类似的惠农农业示范基地还有很多,而这些都只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百县千企联姻工程”的一个缩影。
模式——百县千企搭台解“六难”
1999年,在国务院启动实施杨凌科教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杨凌农、林、水3所行业对口的国家重点中专合并组建成了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根植于国家唯一的农业示范区,作为一所涉农高职院校,虽为省属院校却远离省会,虽在杨凌却隶属教育厅,学院建立伊始便遇到了建构高职教育理念难、教育教学改革难、企业深度参与难、双师教学团队建设难、学生顶岗实习难、毕业生就业难等“六难”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学院领导通过广泛调查研究认识到:职业教育必须依托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力量、生产设备和实训场地,才能完成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尤其是农类职业院校,还必须依托地方政府的支持,使学生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得到实践锻炼,才能服务现代农业和“三农”。
为此,学院于2007年策划并启动实施了“百县千企联姻工程”。该工程根据行业企业岗位不同特点,以社会需求为己任,利用学院和农、林、水3个厅的共建优势及杨凌示范区的区位优势,结合学院在生产实习、招生就业、外事接待、校友联谊等渠道建立的联系,以现有的校县、校企合作基础为平台,选择与学院开办专业密切相关的县(区)政府、企业为联谊点,按照以专业为纽带,系部抓实施,县乡作协调,需求为基础,学校、政府、企业、学生四方受益的原则,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用3年左右时间,建成了融省内外100个左右县、1000个左右企业的联谊会,使全院每个教学系合作面平均达到了10个县、100个企业,每个专业合作面平均达到了2个县、20个企业。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朝晖说:“依托‘百县千企联姻工程’搭建的开放平台,学院不仅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极大推动了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生就业,还有力促进了‘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
以学校的园艺技术专业为例,与陕西秦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联手,学校的专业教师和相关县企的专业技术人员一起,取长补短、合作教学;而顶岗实习的学生也被分到村、下到户,岗位落实到示范园,通过反复练习掌握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等一系列专业技能,不仅服务了学生顶岗实习所在的农户,也使学生掌握了扎实的技术,毕业时能优先被合作企业录用。
从质上和量上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紧密合作为学院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了有力支撑,学院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学生比例由2006年的39%提高到了如今的100%,其中“百县千企”合作企业接收实习学生占到80%以上。2007年、2008年、2009年,学院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分别达到96.84%、96.9%、97.39%,有80%以上的毕业生到合作企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