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抢抓机遇谋划起步,如今各类职业学校遍地开花,我市(芜湖)职业教育走上了一条加速崛起的发展之路,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运行提供了重要的人力支撑。从当年的职校毕业生就业难,到如今的学生尚未毕业就被企业抢订一空,供求关系的变化在体现发展职业教育必要性的同时,有力地验证了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
职教发展如火如荼
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应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职业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方兴未艾,我市抢抓机遇,被原国家教委批准为全国推广“双元制”职教模式的试点城市之一,为职业教育在我市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加大职业教育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力度,不断扩大办学规模,调整学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提高内涵建设,创新办学形式,拓展岗位培训,促进职业教育走向新的崛起。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4所,在校生合计2。8万人,其中国家级重点学校4所,省示范学校6所,省教育厅批准建设的重点中职学校3所,重点建设专业7个,重点实训基地8个,开设电子电器、机械加工、旅游等66个专业类别。高职院校5所,在校生5万余人。据不完全统计,已开设护理、数控、机电、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类别86个。其中国家示范建设重点专业5个,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3个,省级教改专业12个。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职教发展已走在全省前列。
供求关系悄然生变
作为我市一所中职学校负责人的汪校长,近来最为头疼的就是接到说情电话。“经常有企业到学校来要人,要不到人就去找有关领导打电话说情,让我们尽快为企业提供员工。”汪校长说,尤其是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到学校招人的企业踏破了门槛,不仅毕业班学生被抢订一空,很多二年级学生也被提前“预订”。
而在世纪之初的那几年,职校生毕业后的去向还是学校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回忆当年的情况,汪校长记忆犹新:“那时我们本市企业用工数量较少,我们不得不求助于江浙一带企业,希望他们能够接纳我们的学生,好为下一年招生打下基础。”从当初的到处求人,到现在的企业主动来学校要人,汪校长欣喜地说,现在自己再也不为毕业生的去向问题而烦恼。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随着经济回暖,从去年年底开始,我市相关企业用工需求大增,职校学生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发展前景宽广无限
市教育局负责人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近两年,仅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每年都需新增员工万人左右,而全市职业学校毕业生总数却只有8000人左右,其中工科类5000余人,且其中一部分毕业生输向长三角等发达地区,与此同时,我市各县区经济开发区也急需技能型人才。因此,虽然近年来我市中职招生总数在不断扩大,但其发展速度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相比仍显滞后。
针对目前我市职教发展速度、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情况,市、县政府统筹协调,对教育资源进行了必要整合,提高办学规模和质量。此外,我市正在着力筹建职教基地,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马山路以南地块划定3000亩用地范围,打造安徽(芜湖)职业教育基地,争取在2010年完成芜湖师范学校新校区主体工程和芜湖工业学校新校区主体工程建设。
“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宽广。我们将努力提升芜湖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吻合度和贡献度,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提高中职教育吸引力,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职业教育。”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教育部门将多措并举促进职业教育实现新的跨越,将芜湖打造成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