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微软工作了21年、曾担任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的英国人柏尚杰(Nigel Burton)作出一个重要决定:辞去微软的职务,出任位于大山深处的正在筹建的贵州盛华职业学院(以下简称“盛华学院”)副院长,并且不要工资。
这所民办高校坐落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百鸟河村,由海归博士孙伟牵头筹建。除柏尚杰外,还有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志愿者汇聚于此,倾心打造一所他们梦想中的学校。这是我国目前第一所慈善大学,意在让优秀的贫困学生,特别是视障孩子“零成本”来这里读书。
目前,盛华学院已获得贵州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校园正在紧张建设中。盛华学院计划今年秋季招生,首批学生大约有600人。
在过去的一年中,孙伟无数次奔波在北京到贵阳、贵阳到百鸟河村的路上。美国佛罗里达州州立大学FIU计算机学院终身教授、美国宇航局(NASA)区域数据中心副主任、多家跨国公司高级咨询顾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院长——这个有着一系列头衔的海归博士多次挽着裤脚出现在百鸟河村的田埂上,而他团队中的好几个成员更是长期驻守在这个连很多贵州人都不愿意去的偏僻山村。
学校的图纸由清华工美清尚设计院的义工设计,体现“绿色校园”和“生态大学”的理念。但是,要将设计图上的校园变成现实,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虽然是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博士,孙伟现在甚至对建筑行业也有了深刻的了解:孔桩什么时候挖完,地梁应该什么时候浇完,他说起来头头是道。
为什么选择贵州?在此之前,孙伟和他团队里的大多数人与贵州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孙伟说,当威盛信望爱公益基金会决定投入8000万元在内地建一所公益性大学,并把具体实施工作交付给他的团队时,他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把这所大学建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用了一个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查全国各地的各项经济指标。既然贵州是最落后的省份之一,那就去贵州吧!贵州优秀但贫困的孩子需要我们雪中送炭。”
这所大学将有别于他们曾工作过的任何一所学校。孙伟说,威盛信望爱公益基金会的发起人、台湾威盛集团董事长王雪红说过的一句话对此是个最好的诠释:“做公益不是一次就完,最好的公益活动是帮助人提升自己的能力,能够让他们在接受帮助之后更好地面对社会,更好地生活。”
盛华学院正是想探索一种模式,在贫困地区或者欠发达地区,教育工作者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进入学校的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就业,毕业就意味着有能力去反哺他们的父母,反哺他们的家乡,反哺他们的村庄,毕业就意味着他们不再贫穷,由此让更多人看到教育能使人的生活更加美好,教育能使人开创自己的幸福生活。
作为一所职业学院,盛华学院并不想单纯培养流水线上的职业工人。孙伟说,虽然学校希望通过一名贫困学生的就业带动一个家庭脱贫,但并不想止步于此。“我们还希望培养‘高尚仁爱、身心平衡’的优秀公民,培养崇尚劳动的人,培养有精神追求的人,培养有实际能力的人,培养对社会有感恩之心的人。”
盛华学院的筹建团队希望办一所不挣钱大学的想法曾受到外界的质疑,甚至有人怀疑他们想借此搞旅游开发。办慈善大学,如何真正做到坚持公益不挣钱?
孙伟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我们如何做到真正公益?第一,我们的创办资金主要是公益基金会捐助的,我们的投资没有回报要求。第二,我们是和企业联合办学,专业课程的老师由企业派出,我们不发工资,还有一部分老师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第三,我们学校有个理念,是劳动。学生每周必须劳动一天,打扫卫生、洗菜、卖饭、清洁图书馆等。学校大部分后勤行政辅助工作由学生完成。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能教育学生,也将节省三分之一的成本。”
孙伟说:“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免费的。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将获得全额奖学金,我们还会照顾他们的生活。三分之一的学生获得半额奖学金。另外,我们发动了全球爱心一帮一活动,招募爱心人士一对一帮助贫困生交学费或住宿费。”
盛华学院的筹建团队对外承诺,为了防范滥用公益名义或通过其他方式谋取利益,他们将实时公开全部财务数据,诚信办学,接受全社会监督审计。
学校希望更多有教学经验的志愿者的到来,能一起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和视障学生改变命运。在孙伟看来,这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一件事,志愿者能够在帮助学生成长的同时,享受当地自然健康的水土空气,净化心灵。
孙伟说:“我们一直在倡导一种理念,就是在捐助的时候,被捐助者是受惠的,捐助者也是受惠的,我们希望这是互动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捐钱。我们希望捐献者能够成为学生的启迪者、启蒙者或者老师,帮助被捐助者成长。一帮一,这是我们目前推崇的模式,也是对欠发达地区贫困学生的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