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浙纺院:高职不能培养与农民工抢....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1-04-05

前不久,记者在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浙纺院”)采访,刚好碰上了正在浙纺院招人的浙江洁丽雅纺织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张满月,因生产发展需要,洁丽雅公司要招聘90名浙纺院的毕业生,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招聘的并不是今年的毕业生,而是预订了2013年的毕业生。

张满月说,企业钟情于浙纺院的学生,看中的是这所学院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浙纺院党委书记毛大龙告诉记者,今年学院的毕业生基本都已落实了工作单位,因此用人单位只能预订今后几年的学生,“2013届虽还没招生,但也已订出了400多人。”

这些年,“就业难”成为全国各高校的头疼事,大学生与农民工抢饭碗成为新的社会话题,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何以炙热抢手、供不应求?

毛大龙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除了学生主观上的原因,最大的责任还在于高校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脱离社会实际的问题。浙纺院一位副院长说,如果把学校当做企业,那么学生就是产品,要想企业钟情于学校毕业生,产品卖得好,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可能让产品产销对路。

据介绍,为了让“产品”尽可能适销对路,让学院毕业生与社会特别是企业做到无缝衔接,浙纺院广泛采用了“2+1”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即在3年学制中,学生在学院学习两年,一年到企业上岗实战。

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同时邀请用人单位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并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调整课程,形成以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该院服装学院副院长韩纯宇说,这种实战型技术人才一上岗就能工作,深受企业欢迎。

如在服装学院的教学中,学院将以往单独进行授课的服装设计、服装结构与服装工艺融成企业品牌产品开发项目,进行贯穿式、一条龙教学,学生们一边接项目,一边学习,直接进入项目实际操作。

上课变成了“上班”,教室变成了“办公室”或“工作室”,老师变成了“主管经理”或“设计总监”,学生则佩戴工作证成了“员工”或“设计助理”。这样的课堂环境和角色转换让学生们乐在其中。在浙纺院,一门课通常是三四个老师一起上,作业不是由老师批改,而是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进行评价打分,课程结束后,学生设计的不少实习作品,还会与企业产品开发同步,被企业运用于生产、销售。

类似实战式的专业课教育,使教学连贯性和可操作性得到加强,也使学生们受益匪浅,一名同学说,我们每次上课都是在工作,知道什么叫为自己学习,也学会了想办法找自己想要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据悉,为改变办学理念,努力从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中走出来,浙纺院规定,新进的硕士和博士第一年必须到企业锻炼;在浙纺院目前的教师队伍中,有三分之一来自企业,部分教师还担任着多家企业的技术顾问;同时,该院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也都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进行了调整,该院甚至邀请企业和行业的专家共同编制教学计划和校本教材。

在毛大龙看来,国家花钱培养了多年的大学生,如果仍然与农民工处于同一个竞争台阶,只能说明是学校教育的失败。

记者注意到,在浙纺院,还有“维科班”、“杉杉班”、“太平鸟班”、“申洲班”等,这些都是浙纺院与企业集团联合开办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这些企业集团工作。2010年招生计划中,这样的校企联合培养、定向就业的“订单班”,浙纺院就有400人。

“学校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学生也更适应了市场。”毛大龙认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应当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值得尝试的办学方向与模式,结合社会需求热点,选择实力雄厚的大型公司、企业进行合作培养,既实现了招生、培养、就业的一体化模式,也为社会培养精准的需求人才。“这也是浙纺院实现高就业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它为学生就业抢得了先机。”

毛大龙认为,高校的就业问题近年来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一方面反映了我们的经济和人才结构状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高校不能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培养模式问题,高职院校必须主动把脉社会需求,清晰自己的定位,“学校不能培养与农民工抢饭碗的毕业生!”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