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宁市世纪职业技术学校的德育月训上,记者看到09幼师(2)班的一名学生家长留下的一段话:不到一年的时间,使我惊讶的是,我的孩子从初中阶段的“问题生”,逐渐变成了能关心理解家长、尽自己所能帮助大人做家务、孝敬父母的乖孩子。孩子不光懂事了,学习也非常令我们满意,她能画出令我们瞠目结舌的美丽图画,还能在电子琴上弹奏出悦耳的歌曲,她表演的舞蹈也很有专业演员的味道……
在学校的德育月训上,留下一段话来表达自己欣喜的家长还有很多。同样,很多学生来到学校后,也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电子电工专业的杨永胜说:“在这里,同学和同学是朋友,同学和老师也是朋友。学习过程就是群体合作的过程,学习中遇到的想法和做法,老师会和同学展开无拘无束的讨论。这里完全是一种友好和谐的关系和学习空间。”很多家长都说,在这里,孩子们变得开朗和自信。
“如何看待社会和个人,如何把自己放在恰当的位置上,这是我们首先要让孩子们认识清楚的。在培养学生的过程当中,老师的责任,是让他把技能掌握好,提高职业素质,教他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自强不息。”副校长付云对记者说,有的孩子课本上的知识,学得很一般,但是动手能力比较强,稍微教他一下,他就会拆卸安装比较复杂的机器。有的孩子考试成绩不好,但是双手很巧,可以缝制出非常漂亮的衣服,可以烹调出非常可口的面点和菜肴。他们同样可以为社会创造财富。这些孩子不应该自卑,家长也不应该感到沮丧。
说到自己的学生,校长范宣琦掩饰不住骄傲的神情:“去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青海省59名参赛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共获得18个奖项,其中二等奖4个,三等奖14个。我们的学生占了14个奖项,并包揽了全部二等奖。今年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我们派了51名学生参赛,其中48名学生都获得了名次,一二三等奖都有。这样高质量的毕业生,毕业后何愁没有出路呢!”
“高质量的教学,带来的是好的生源,好的生源又带来好的就业。”这是学校发展创新所走的良性循环的轨道。副校长康力强告诉记者,近年来学校培养了各类中级技术人才11600多名,从2004年至今,学生的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8%左右。
康力强介绍,西宁世纪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是从学生一入学就做起的,包括职业观的教育、职业理想的培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心底认同“就业不是打工”的理念。本着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态度,学校对订单培养这一模式进行了新的阐释,从传统的“订数量”跨越到“订质量”,不但学生技能培养呈现出阶梯式的提升,而且学生的职业道德、人格养成也不断提升,多年来,培养出了大批适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建立了规范、严格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譬如服装专业,我们要培养的是懂得设计、熟练运用色彩、会看图制作纸样、会使用机械、会简单维修的技术人才,而不是只会在服装流水线上简单操作的一个部件。学生脑子装的东西越多,他的视野越开阔,对以后的发展越有帮助。这些专业技能的形成不是一两天就能练成的,需要学生踏踏实实、坚持不懈地学习,也需要我们学校和老师付出更多的心血。”这是康力强这名从事职教工作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对高素质职校生内涵的理解,也是西宁世纪职业学校对学生培养的定位。
为适应就业市场的瞬息万变,西宁世纪职业学校有专门机构做市场调研,面向社会需求来设置专业,并根据企业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同时,随时为学生提供信息方面的帮助。
为保证教师队伍的高素质,学校每年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家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参加国家级和省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还选派教师赴国外参加培训,学习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学校每月的技能展示和比赛,促进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也为专业技能突出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和舞台,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浓厚的“比、学、赶、超”的学习风气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