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广东中山建斌职中多元化校企合作....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1-04-06

五金之乡兴办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解决供需矛盾

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位于素有“五金之乡”美称的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多年来,该校紧紧围绕小榄镇的几大支柱产业和行业发展方向,以“改革专业、促进产业,服务行业、推动就业”的合作思路,搭建企校之间的利益共同体,创建与产业结构融合的多形式、多元化的合作模式。

企业入股,加快新专业成长

紧紧依托小榄镇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结构特点,该校从2003年开始陆续开设了机械加工、印刷和服装等新专业。为解决实习设备和场地不足、实训耗材费用大、专业师资匮乏等难题,学校大胆创新,提出与企业合作建立股份制经济实体的设想,得到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的积极响应。

2004年,学校与小榄镇生产力促进中心共同注资合作成立了小榄镇工业培训中心。作为股份制经营模式的经济实体,小榄镇工业培训中心运营业务主要包括3类,相关专业学生直接在培训中心实习,由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为企业举办技术培训班,并且向社会招生,扩大培训规模,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承接对外加工业务,代理加工机械配件。该中心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目前已为1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和加工服务,不仅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实战”机会,提升了学生的操作技能。

2005年,学校与深圳市山口印刷机械器材经营部合作成立了股份制的印刷培训中心,由学校提供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山口公司投入印刷机设备供培训中心使用,所产生的效益按双方所持股比例分配。该中心负责印刷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承接对外加工业务和培训业务。股份制培训中心很好地解决了实训设备、资金、师资等难题,实现了工学结合,使学校新开设的专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螺旋提升,实现零距离就业

从2003年开始,学校从整体上部署创建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行“螺旋提升”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根据岗位能力培养计划,科学规划理论认知、模拟实训、社会实践三大课堂。三大课堂的时间比例为2∶2∶1,学生每学期有1个月时间课堂放在企业,轮换从事不同岗位工作。这三大课堂在6个学期不断循环运行,学生职业能力呈螺旋式提升,到最后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学生已经能够很快适应企业多个岗位的工作。

学校先后与史丹利(中山)工具有限公司、正洲汽门有限公司、固力保安制锁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业签订协议,为每个专业配备了2至3个规模大、管理规范的校外实习基地。同时,通过聘请校外实习指导教师,深入探讨实习教学管理,加强了实习基地的软件建设,为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轮岗实习,建设师资培训基地

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专家型师资队伍,学校充分利用与企业联系紧密的优势与企业联姻,一方面从企业引进技师、工程师作为学校专业教师,目前学校从企业引进的工程技术人员已达28人;一方面将师资培训的课堂延伸到企业,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为师生开设专题讲座,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接受生产实践锻炼。

学校先后与10多家企业建立师资培训基地,分期分批派出专业教师到企业培训3个月或1个学期,让专业教师深入了解企业的运作,掌握生产技术,熟练操作企业的设备。几年来,学校分别派出机电、机械、电子等专业的30多位教师深入企业轮岗实习,大大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与实际生产能力。

走出校园,送服务到企业

近几年,学校已为10多家大中型企业承办员工培训业务,深受欢迎。固力保安制锁公司每年都安排员工到学校培训,并将此项培训作为对员工的一种奖励方式,效果十分理想。乐百氏公司、显瑞五金制品厂、史丹利(中山)工具有限公司等企业纷纷与学校合作开展员工培训。通过与企业“量身订做”合作培训,既帮助企业员工提高业务素质,又使学校教师收集到大量活生生的教学案例,丰富了教学内容,为编写校本教材积累了素材。

学校还成立了技术公关部,安排专业教师参与企业产品研发、技术推广等工作,为企业提供有偿服务,帮助企业进行设备改良和技术研发工作。

2005年,应正洲汽门有限公司的要求,学校派机电和机械专业的教师为企业进行设备技术改造,教师们对一些不符合生产要求的机械设备进行改进,包括电脑程序的设计及设备的重新安装,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受到企业的好评。

此外,计算机专业骨干教师深入多家企业,帮助企业改造计算机管理系统,使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得到完善,工作效率得以提高。美术专业教师与小榄文化产业基地的专业人员互动交流,在帮助基地创作的同时,依托文化产业优势对美术专业的课程进行优化改进。

与当地几大支柱产业的龙头企业紧密协作,建斌职中开展了多形式、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优化组合了校内外教育资源。在建立股份制实训中心、创建“螺旋提升”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承办企业员工培训和提供技术支持等多个方面,学校都进行了大胆、有益的尝试,真正实现了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教学与实践同步的目标,有效地解决了校企人才供需错位的矛盾,达到了学校、企业、学生共赢的效果。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