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春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常务副校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农村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
●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和技能水平已经跟不上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发展,如果无法在城市实现稳定就业,那么新生代农民工就无法转变成产业工人和技能人才,进而在城市定居,融入城市。
●有必要将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事业上升为国家行动来推动,设立专门的农民工培训专项基金,广泛动员农业、教育、劳动等部门的培训资源和社会资源,不断扩大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规模。
前不久,全国总工会发布了《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其中,关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水平以及职业发展规划的研究成果尤为引人注目。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比例低的现状以及他们的职业发展,很多人呼吁要强化教育培训,助推新生代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
作为异地转移就业的农业人口,新生代农民工指的是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后,年龄在16岁以上的“80后”、“90后”青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推测,这类外出务工青年农民的总数在1亿左右,约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六成以上,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受教育和职业发展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直接从“校门”到“厂门”,对农业和农民缺乏职业认同。绝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首次外出务工年龄在16岁到18岁之间,他们一走出校门就走上外出务工的道路,因而普遍缺乏农业生产的经历,尽管叫做农民,但是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并不会务农。
二是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但是仍然缺乏足够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培训的需求强烈。随着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但接受职业教育的比例仍然偏低,据统计,他们中有91%的人从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68%的人对自己的受教育程度不满意,64%的人要求接受技能教育,职业培训的需求较为强烈。
以前,扛着麻袋进城的农民工,基本上是农闲时外出挣钱,他们的归宿仍然是农业和农村;如今,拉着拉杆箱进城的新生代农民工,长本事、见世面成了他们主要的外出动机。以前,传统的农民工都是城市的匆匆过客,仅有10%左右能够在城市沉淀下来,如今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有接近六成的人准备“在打工的城市定居下来”,融入城市生活。
总的来说,较之于传统的农民,新生代农民工在受教育水平、职业理想以及价值观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与传统的农民外出务工求生存相比,长本领、学技能,成为产业工人,最终融入城市,是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和人生理想。但是,客观来讲,政府以及社会做好接纳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的准备了吗?新生代农民工做好融入城市的准备了吗?
抛开城乡二元的户籍政策、社会保障体系等因素不谈,仅就受教育和职业培训程度来看,从新生代农民工到新生代产业工人仍有一段距离。据调查,城市劳动力市场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受过专门职业教育、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力,这部分占总需求的56.6%,而在新生代农民工中这部分人只有二成左右。也就是说,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和技能水平远远跟不上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发展,如果无法在城市实现稳定就业,那么新生代农民工就无法转变成产业工人和技能人才,进而在城市定居,融入城市。
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城乡统筹的农民终身教育体系,围绕城市化、工业化和县域经济发展,以培养适应城市生活能力和提高就业岗位技能为主要内容,对转移就业的新生代展开系统、开放、全面的终身教育,就成了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向产业工人和市民转变,并融入城市的重要手段。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政策法规层面,应当完善农民终身教育的政策法规。目前,关于农民终身教育的观念并没有完全为社会所接受,社会各个部门还没有主动自觉提供教育机会。例如,按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企业有责任对一线职工进行教育和培训,然而,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特殊身份,很多企业只用人不育人,忽视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因此,有必要通过政策法规的强制和规范,制定新生代农民工终身教育的政策法规,对社会和个人在终身教育方面的活动进行规范。现阶段,可以考虑制定国家层面的“终身教育法”,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指导实施新生代农民工终身教育。
其次,新生代农民工终身教育的实现,有待于两个基本前提条件: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要有终身学习的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和社会能够提供终身教育的机会。从这两方面出发,需要政府和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保障机制。有必要将农民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事业上升为国家行动来推动,设立专门的农民工培训专项经费或基金,打破地方、部门和行业的界限,广泛动员农业、教育、劳动、建设等部门丰富的培训资源和社会资源,不断扩大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规模,保证他们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试点公共财政投入的免费职业教育。就农民需求而言,可以建立“先培训、后就业”的制度,引导他们终身学习。例如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必须在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之后,才允许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
最后,要搭建农民终身教育“立交桥”,构建农民纵向上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相衔接,横向上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等相沟通的开放多元的立体培训体系,满足农民,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考虑到新生代农民工虽然有职业培训和教育的需求,但是由于闲暇时间较少、下班时间较晚、学习培训机构距离较远等因素,笔者认为要重视现代远程教育在新生代农民工终身教育中的作用,可以利用互联网、电视等新媒体,将技术传播给新生代农民工。近年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利用广播电视等远程手段,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农民工转产转岗教育培训,培训1580万人,转移就业1370万人,取得积极成效,类似的做法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