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最新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5.99%,并且连续5年超过95%。为何中职教育能保持这样高的就业率?在中职生进一步发展中还存在哪些困难?
紧随社会定专业
“现在很多中专生,尤其是那些没有掌握一门特定技术的,找工作时专业不对口的占绝大部分。”招聘会现场一家电子公司的招聘负责人刘先生表示。
今年5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公布,新增了“休闲保健”和“教育”2个专业类,“观光农业经营”、“汽车美容与装潢”、“健体塑身”、“民族织绣”等51种新型专业。一些新出现的“职业雏形”如“彩铃和彩信编辑员”、“家具涂饰工”、“房地产经纪协理”等,也被采纳。
在北京一所技工学校学习汽车修理的李同学对新增的“汽车美容与装潢”专业颇感兴趣,“如果学校开设这门课,我一定去学。这样我不仅会修车,也能给车‘化妆’了。”该校负责人表示,对于新增的专业,学校会根据社会经济需求、师资条件、学生就业意愿等有选择性地申请开设。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余祖光认为,要实现职业教育服务经济、促进就业、有利个人发展的目标,首先应做到与社会经济需求有较高的吻合度。新职业是行业企业的新需求,是新的就业空间,也是新专业的增长点。
“新目录更多的是提供一种中职教育发展的思路和方式,对于从学科式到面向实际、面向社会发展、面向就业的教学转变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俞启定表示。
校企合作多元化
近日,湖北省罗田理工中专与湖北巴顿轴承有限公司开展股份合作,引进武汉泓淋电子公司在学校建立生产线,老师既给学生讲理论知识,同时也是生产线上的师傅,学生既在课堂研读,同时也是车间的工人。
而之前的大部分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让学生到外地企业进行半工半读的顶岗实习,或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如北京交通学校通过与通用、丰田公司合作,在汽车维修专业开设了“通用班”和“丰田班”,学生毕业后可到通用、丰田公司的4S店工作。
俞启定表示,订单培养由于是学校从企业获取人才需求订单,为企业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使得教学更适应生产、就业实际,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职生的就业问题,“值得也应该鼓励,但要注意兼顾企业需求和教学的基本规律,即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
今年5月,教育部制定了中职“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合作办学推进计划”,湖北省作为6个试点省份之一,计划3年内在50所学校推广这一新模式,即“前厂后校”或“前校后厂”式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打通中职升学新路径
“工作了一段时间发现,还是应该多学点知识,这样才会有更好、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在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销售工作的中专生小陈准备参加明年的成人高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2012年-2020年)》中指出,要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
今年起,广东省将为中职学生新开辟高职院校对口自主招生,首批将选取10所高职院校和49所公办省级重点以上中职学校对口。同时,还将展开面向应届初中毕业生开展“中高职三二分段”招生试点工作。
在湖北省,4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今年试点单独招生,招生对象为获得国家和省级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中职毕业生。这些中职“技能高手”只需接受院校的技能测验,若被正式录取,则无需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俞启定认为,要将中职教育提升、拓宽到职业生涯教育,关键还是要构建和完善终生教育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