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MBA项目开办的早期,毕业生往往大部分甚至全班都进入外企,到2003年之后,就业目标才开始渐渐多样,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也进入了毕业生的选择范围,但外企依旧是许多MBA毕业生的首选。究其原因,还是MBA教育的性质及外部的职场环境共同决定的。虽然外企给MBA毕业生提供了合适的发展途径,但也并非所有的MBA都能在外企大展拳脚。
从商学院公布的数据来看,长江商学院的2009届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51.4%的毕业生进入到外企或中外合资企业,人民大学商学院2009届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53.61%的学生就职于三资企业。
无论是国际的MBA教育,还是国内的MBA教育,其施教内容主要是偏重于管理及营运的技术、技能,具有很强的实用主义色彩,实际工作中要有MBA们相应的施展环境。而跨国公司在多年的市场搏杀中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运作架构、流程等,与MBA教育的内容、本质比较相通,不需要太多的变通就可以在其基本架构内找到适宜的发挥点。外企中很多国外的CEO,教育背景多数都是本科加MBA、EMBA或DBA学位。
正如曾在GE、通用等多家外企担任HR的资深职场专家董一鸣所言,MBA学生基本是在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去读的,但是未必都是在领导岗位上工作过很长时间的,往往MBA毕业3—5年内正是处于积累管理经验的阶段,而外企确定高管薪酬标准的尺度比较复杂,根据岗位能力模型、市场价位、绩效等等综合指数来制定,所以短期内很难在薪酬上能体现一种质的飞跃。此外,MBA们也大都表示,在实战中发现原先课程所传授的基本理论无法在企业中直接应用或不够用,而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人脉关系要想发挥作用也需等待时日。
成长案例
直升型
张宇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2004届IMBA,2004年进入艾默生,现任销售总监,读MBA前为某台资企业经理,负责技术工作,有4年工作经历
【成长力考核】
职位:过程控制阀门部(亚太区)战略规划经理———销售总监,负责中国区的销售,带领100多人团队,管理着1亿多美元的业务。
薪酬:比刚入职时总体提高30%—50%
合适培训+把握机会完成职场飞跃
毕业前,当艾默生到清华做校园招聘时,曾获得艾默生奖学金的张宇,凭借出色的能力和扎实的管理知识,适时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公司对MBA背景的员工有相对成熟的职业规划,刚入职时常会被安排到如战略规划这样的岗位。”张宇说,单从职位而言不能算提升,因为在台企时他已带领一个小团队,而最初在艾默生并没有团队可以管理;不过,企业通过这样的职业发展安排,让MBA可以获得较好的视野及合适的培训。在随后的5年中,他完成了从战略规划到销售再到市场的飞跃。
张宇觉得,自己的职业发展一方面来自MBA项目对自身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企业健全、完善的培养体系和机会,“外企对MBA有自己的需求,要找到好工程师、好销售很容易,但要找到好的管理者最难”。他表示,外企对MBA员工普遍有这样的共识:MBA员工对业务的战略性、方向性有更好的理解,善于把握大方向,且在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和处理方式上比其他人好。”
经验
虚心学习不张扬
“工作中,难免也会遇到同事或下级的羡慕或嫉妒,因为会有不少培训资源集中到MBA身上,这同时也给像他这样的MBA带来了压力,很多人会看你这个MBA是否名副其实,是否能做出成绩。”张宇提醒说,也不是每个MBA都能成功地实现职业晋升,成功率也只在50%左右,而经验低调、踏实做事,不张扬。
在合理框架内找到适宜发挥点
调整型
把脉职场适时迈向目标
高雄鹰 北京大学BiMBA2006届全日制毕业生,现任陶氏化学Marketing Excellence,读MBA之前,先后在交通部下属研究院和香港一家化工集团工作,曾负责销售工作。
【成长力考核】
职位:从销售转向市场 薪酬:比读MBA前增长八九倍
BiMBA毕业后,高雄鹰在GE做了约1年的市场战略经理后,申请到上海工作,6个月后晋升为市场总监。高雄鹰说自己在GE用3年达到别人7年能达到的高度。但“从公司惯例看,从市场不太可能做到GM(General Management)”。2008年11月,他跳槽到陶氏化学。
高雄鹰说,不同外企对MBA有不同需求,比如“GE能源对MBA人才需求很多,但它中意至少要有5-10年工作经验;但陶氏喜欢的是工作经历短的MBA,更便于让其适应陶氏流程化的东西。”
经验 增加本土案例学习
在高雄鹰看来,不管是本土MBA还是国外的MBA,都不死板,不像其他背景的学生会有思维定势。但同时他认为,目前对中国本土企业的案例还是研究太少,希望商学院以后能与企业建立更广、更紧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