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陕西高等职业教育探索:依行业办....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1-04-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显然,职业教育已不仅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情,而上升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战略,正在与地方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更加密切地联系到一起。

由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中华职业教育社联合主办,本报与江苏省政协承办的“第三届中国职业教育振兴论坛”将于10月中旬开幕,论坛将邀集社会各方深度研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即日起,本刊特别推出“职业教育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报道”,持续关注各地可资借鉴的实践探索。

背景

近年来,陕西省把高新技术、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现代农业等六大产业作为该省重点发展产业,而高等职业教育在如上产业布局的大背景中,与产业紧密结合,获得快速发展。

陕西省以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杨凌国家农业示范区、西安国家航空产业基地、陕北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宝鸡高新技术开发区等5个产业集聚区为重点,指导高职院校根据特色产业要素,组建了现代农业、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15个特色鲜明的职教集团,要求高职教育瞄准特色产业、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紧密结合,加快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各高职院校按照“贴近行业、围绕专业、面向职业、服务就业”的原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新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如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形成的“季节分段、工学结合”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形成的“工学四合”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都很大程度突破了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禁锢。

专家认为,陕西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借鉴意义。

“在辣椒开花的季节,带学生到田野里、农场中教授辣椒培育技术,显然比坐在教室里按照课程表的顺序教学更有效果。”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陕西省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出了“季节分段,工学结合”的农技人才培养模式,按季节不同开设不同的课程,并把学生的学习和农场工作结合起来。花开花落间,涉农专业的学子就完成了一门课程。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方光华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自豪:“不仅学懂了知识,并且已经学会了应用所学知识开展农机工作。书本上的知识放到田野里就活了。”

一所高职院校的“农科教”结合之路

位于我国西部半干旱地带的陕西省,地貌差异巨大,陕南属秦巴山区,陕中属关中平原,陕北则是旱塬地貌,不同的区域承载了不同形态的农业经济,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既要面向不同地区招生,更要面向不同农业经济形态培养农业技术人才。

1984年,从陕西渭北旱塬的国家级贫困县——彬县小章镇开始,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走上了农技人才培养与区域农业特色相结合的探索。他们在这里建立了“农业科学综合试验示范基地”,结合当地的小麦种植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培养自己的学生,也常年不间断选派专业教师蹲点研究,并为农民开展技术培训。近年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将“小麦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研究”、“旱地烤烟配套栽培技术推广”等49个旱地农业研究和推广项目集中在该基地实施,大力推广“农科教结合”,也让这方干旱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起来,让这里的老百姓也逐渐富裕起来。据统计,基地所在地小章镇农业总产值已由2001年的4411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8480万元,增幅远高于周边其他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674元增加到2008年的2760元。

在小章镇的探索让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积累了产学研结合的经验,1988年,他们又在林木茂盛的秦巴山区的凤县平木乡建立了“林科教”示范基地。并为当地规划设计了“河谷粮油,丘陵果药,浅山牧菌,深山林木”农林产业综合开发模式,让平木镇林特产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40万元提高到2008年的1760万元。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朝晖说,“我们的探索印证了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巨大潜力。”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与现代农业企业的合作也在加强,并于2007年4月和陕西德耳药业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该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副教授刘文国向该公司转让的果树、蔬菜大田作物叶面肥生产技术,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该公司的生产水平,而刘本人则被该企业聘请为生产顾问。另外,该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园艺技术专业300多名学生获得了到该企业参加实习的机会,从2008年至今,已有30多名学生到该企业正式就业。作为农业部定点生产企业的山东省潍坊乐多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也千里迢迢赶来,向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伸出橄榄枝,双方于2008年年底签订了“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合作教育协议书”。据了解,当年到该企业参加顶岗实习的26名学生中有23名被正式录用,郑亚丽等几名同学还晋升为部门主管。为了深化合作,校企双方还共同组建了“乐多收班”,按照教学要求和企业特殊要求进行订单培养。

行业、学校、社会间的“教育联盟”

去年9月,由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的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成立,涵盖科研院所、职业院校、国有企业、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等领域29个成员单位,集团希望成员单位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享双方资源、共同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以逐渐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产业与教育的融通与协同发展。其后不到1年,由陕西省内19所涉农职业院校和55家企业组建的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成立。该集团希望借助政府、职业院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各方力量,优化、整合、共享师资、科研成果、实验实训基地等资源,培养服务“三农”的技能型人才,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其发展路径与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有异曲同工之处。另据介绍,在陕西省,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建设的职业教育集团已有15个之多。

陕西省77所高等院校中,有38所是高等职业学校,“如何办职业教育?陕西省的路子是办有行业背景的高职教育。”方光华介绍,杨凌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以现代农业为行业背景,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找到了一条依赖高科技的发展路子。另外,航天工业、以轨道铁路行业为背景发展起来的高等职业教育,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西安市的大飞机制造业,汉中市的运输机制造业,咸阳市的飞机装备制造业都是当地的重大工业项目,而相关航空航天领域的职业技术学校,正是这些行业中机械配件制造的专业技术工人的摇篮。”

陕西省希望在行业、学校和社会之间建成一种“教育联盟”,“走出教育看教育,走出教育办教育,职业教育会更加良性发展。”方光华说。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