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学历与就业率“倒挂”,缘于研究....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2-07-15

希望为就业添“砝码”,又担心高学历不一定与就业密切挂钩

2010年研究生报考拉开大幕。明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为46.5万人,与今年基本持平;而明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611万人,比今年增加52万。教育界人士预测,面对就业压力,考研仍是大量毕业生的选择,明年考研竞争将更为激烈。

激烈竞争的背后隐藏着无奈。不少准备考研的学生坦言:读研主要是为了暂避就业压力,希望通过提升学历给自己增添就业竞争的“砝码”。但是,研究生经历是否能成为“砝码”,难以预测。因而不少学生将读研比作“鸡肋”。

读研,如何不成为“鸡肋”?

学历与就业率“倒挂”现象出现

上海师大中文系大四的一个班,35名学生中绝大多数人打算考研。许多学生这样想:大家都考,我也考,学历高一些总是好事,研究生毕业后应该比本科生容易找工作。不过,相当一部分学生并非“铁杆”的读研派。他们准备明年1月参加完研究生考试后,就着手找工作,若找到了理想工作就不读研了,考研、求职两不误。

考研者摩拳擦掌,而在读的研究生却有许多茫然。计算机专业三年级研究生小刘告诉记者:“读研期间,我一直在问自己,选择这条路是否正确?现在学历与就业不一定密切挂钩,而且每年的就业形势都会发生变化,所以研究生毕业未必能找到好工作。我的一些同学,本科毕业后就工作,三年下来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也有了一定经济基础。而我,似乎在校园里浪费了不少时间。”

从全国总体来看,研究生就业率仍高于本科生,但是学历与就业率“倒挂”的现象也已出现。四川省教育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全省2009年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就业率为84%,本科生就业率为82.23%,高职高专生就业率高达88.1%。本市一些高校,部分专业的研究生签约率比不上本科生。因为不少研究生对工作的期望值高于本科生,但并没有显示出明显优势,所以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

研究生中,应用型人才比理论研究型人才更“好销”。2009年上海毕业研究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显示,就业率排在前几位的专业包括纺织工程、道路与铁路工程、儿科学、计算机系统结构等。有调查还显示,高校各类学历层次毕业生中,求职最容易的是“上海户籍男性工科研究生”,最困难的是“非上海户籍女性文科研究生”。

研究生培养结构失衡影响就业

就业市场上,部分研究生为何出现“贬值”?

有关人士分析,这背后有扩招的因素。从1982年到2008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从每年1.1万人增至44.6万人,增长40倍。在校研究生规模从2.6万人增至128.3万人,增长近50倍。扩招是为了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但扩招也“稀释”了生源,加大了研究生就业压力。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研究生培养结构失衡。我国研究生培养分为“学术性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类。前者以学术研究为导向,主要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后者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目前,我国设置了近20种专业学位,包括法律、教育、工程、建筑学、临床医学、社会工作、公共卫生、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硕士等。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职业分化越来越细,技术含量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对专门人才需求呈现出多规格、高层次的特点。

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呈现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以基础理论研究人才培养为辅的发展趋势。美国学术性学位硕士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生的比例为3比7,我国这一比例为7.8比2.2,上海为6.9比3.1。

上海市教委有关人士分析,上海现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能力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发达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师生比为1比5.7,上海为1比9.2。一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也未摆脱“学术化”模式。

招生结构变化不能“新瓶装旧酒”

研究生教育如何提高就业“含金量”,而不是沦为“鸡肋”?

为使研究生培养结构更趋合理,根据教育部规定,2010年各研究生招生单位,要从以往安排的学术性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划出5%到10%的比例,安排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之中。教育专家认为,应用型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容,需要更多与之匹配的高教资源作支撑。

“招生计划的调拨相对容易,但不能‘新瓶装旧酒’。”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指出,目前,一些高校还是采用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模式培养应用型研究生,同一拨教师两头上课,教学内容和方法大同小异。教师中拥有企业或社会工作经验的人数不足,因而在指导学生实践时显得底气不足。

专家建议,国内培养应用型研究生,可借鉴发达国家的模式。如,教学内容强调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可运用团队学习、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建立校内外“双导师”制,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学位论文不拘一格,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注入更多实践“元素”。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