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彩云班’,我就只能在家种田了。”尽管还只是学生,来自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杨凤云已经在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杨丽萍打造的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印象》中表演“打歌”快一年了。“这一年,我学到接触到了很多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让我觉得内心更丰富。”他说。
杨凤云所在的“彩云班”,是昆明艺术职业学院专门为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孩子创办的,招收的学生免费在学校生活学习。
一个民办学校,为什么要在有限的资金里为贫困学生提供免费就学呢?
对记者的疑惑,学院党委书记段永兴说:“我出生在农民家庭,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农民,读书时家里非常穷。我还记得自己读中专的时候,从家里到学校有140里的路。走小路的话要早上三四点起床,一直走到晚上八九点才能到。我当时只有一双像样的鞋,走山路我穿的是草鞋,等进了学校再洗洗脚后把好鞋穿上。”
他动情地说:“我是农民的儿子,但我得到了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如果每一个农民的儿子都能得到公平的教育,那中国就不得了了。”
带着这样的想法,从20世纪80年代创办开始,学校就开始资助贫困家庭的学生念书。在资助了数位学生后,学院发现在很多贫困边远地区,隐藏着不少有发展潜力的艺术苗子,而这样一种单一的慈善式的帮扶行动对于云南广阔的民族艺术资源显得杯水车薪。在学校逐渐有些积累后,2004年,学院正式设立“彩云班”,面向全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招生,选拔具有一定艺术特长和发展潜力的家庭贫困学生,到学院接受中专学历层次教育或非学历技能培训,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的方式完成学业。
但这样一个免费的“彩云班”,很多贫困家庭家长却对学院的招生动机产生怀疑,这些家长有着诸多的担心。前往怒江招生的学院副院长向钧治对老乡们说:“你们会不会唱《歌声飞出心窝窝》啊?”老乡们都说会唱,向钧治说:“这个歌就是我写的啊。你们还有什么怀疑的。”
从这件事上,院长于达林感到,民办学校的社会认可度不高,“不要钱别人就更以为你是骗人。”他说,“其实学校就是想多培养人才。”
“彩云班”的筛选标准有3条:少数民族、家庭贫困、有艺术潜质。为了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在学生身上,每年的3~4月,学院都要组织教师到乡村去找苗子。整个面试招生过程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为了实现学生与社会的顺利对接,学院与许多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先后与丽江丽水金沙演艺有限公司、云南吉鑫宴舞演艺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人才订单。2008年学院成为“云南印象”、“丽水金沙”等多家大型演艺团体人才培训基地。这样订单式的培养解决了学生毕业就业的问题,毕业生供不应求。
参加国家级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印象》、《云南声响》的演出,改变了许多“彩云班”学生的命运,此举也成为学生们就业的铺路石。
初中毕业后的杨凤云没有继续高中的学业,也没有外出打工,而是在家务农一年。“当时对舞蹈一点都不了解,后来学校领导到家乡招生,我就来到了昆明。”杨凤云笑着说,“来了之后才开阔了眼界。”
杨凤云每天上午在学校上课,下午就要到昆明会堂参加《云南印象》的彩排,晚上要进行表演。每个月可以得到八九百元的报酬,除去五六百元的生活费,还会有些结余。
“办学要钱。但办学并不只为了钱。”段永兴说,“彩云班”学生都采用三年中专加两年大专的教学安排。艺术类中专的收费标准是一年5600元学费加1000元住宿费,大专的收费标准是一年9600元学费和1000住宿费。“彩云班”目前的170名学生当中还有1/3的人特别贫困,由学校免费提供一日三餐。也就是说按照这个收费标准,学校为“彩云班”要负担将近700万元的费用。
“我们虽然是民办学校,没有一分钱的国家拨款,但是这个事情我们一定要做。”他说,贫困山区很多学生初中毕业后就不再继续上学了。许多学生没有文化知识,没有生存技能,来到城市打工只能做最底层的工作,他们在内心里无法找到自己的定位。而“彩云班”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接受系统的文化艺术教育。一方面让他们把民族文化传承下去,另一方面也改变了他们的身份。他们不再是没有知识的农民工,而是大学毕业生。这对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是一种改变。“人最怕的就是没信心没希望,有了信心就会活得有滋有味,学习热情也会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