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实习生被买卖是监管失职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1-04-19

据报道,广州一家规模较大的世界500强企业的子公司,使用实习生多达1200多名,竟超过了正式员工。实习生每月高负荷加班上百个小时,被监管部门勒令整改。据了解,不少技校、职校与企业进行“工学联合”,一些企业在用工短缺时大量滥用实习生的情况并非罕见。

在农民工荒的背景下,价廉物美的实习生成了企业争抢的“香饽饽”。这个问题,值得特别关注。

实习生到企业实习,是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可他们还没有走向社会,却已经成为被盘剥的对象。

实习生被牟利,首先是学校所致。一些职业学校通过招生谋利,他们与企业、与中介公司达成协议,打着所谓“工学结合”、“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口号,实际上是靠“卖”学生挣钱,还为提高学费找到了借口;对企业来说,实习生是最灵活和廉价的劳动力,可以规避法律,随时补充季节性的劳动力不足;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支出。

造成实习生权益严重受损的根本原因,是监管“无力”。

教育部明确规定:“不得通过中介机构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实习工作”。目前的情况是,劳务中介已成为活跃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之间的掮客,专职于买卖实习生获利。

教育部规定:“不得安排学生每天顶岗实习超过8小时,不得安排学生加班”,可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被安排加班2小时,一天工作10小时,还有超时加班的情况。

当这些违规违法现象不断涌现的时候,监管部门如果不给力,任由学校和企业联手“鱼肉”实习生,期望他们自己维权是不现实的。

保障实习生权益是对法律的尊重,更是维护劳动者的尊严。当企业的用工成本一再提高,招收更多的实习生来应对是趋利企业的必然选择。相关管理部门如果无视这个现实的存在,无视实习生权益正在受到严重侵害,是严重失职。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