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谁是塔尖的舞者:解读高技能人才....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1-04-21

未来十年,我国将新培养350万名技师和100万名高级技师,并建设1000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两会刚过,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这一讯息将代表委员们热议的“高技能人才短缺”话题继续留在公众视野当中。

怀念“八级工”:塔尖决定人才塔的高度

“我大学毕业在工厂干了四年,特别崇拜那些熟练工人,钳工、电工都有八级工,八级工非常权威,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令人叹服。”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说。

非常令人意外,全国政协教育界别的委员们许多都是著名大学校长,两会期间他们讨论创新人才培养时,“八级工”、“老中专生”这些正在逐渐淡出生活的词却频频被提及。

现在大学实验室都是买各种玻璃仪器,朱清时介绍,他上学时候是吹玻璃的技师吹,要什么样的吹什么样的。“根据实验需求来制作,比买来的更好使。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

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不仅是产业界的焦点话题,甚至在高校的科研工作中也有体现,正如朱清时所感慨的,在大学的实验室里面,招不到高级实验人才。比如生物实验室,很容易可以找到生物学博士,但是很难找到懂得鉴定虫子的人。许多学校都存在这个问题,学校想尽办法,甚至有的学校解决了正高职称也难以招到,因为高级实验员与教授在待遇、社会地位等各方面差距太大,优秀人才难以坚守。

高技能人才同样属于拔尖创新人才。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曾经指出,技术创新是多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过程,包括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等等。一个科研队伍要有创新能力,一定要有一两个、两三个尖子人才,正是这几个尖子人才的水平决定了这个队伍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位置。

“八级工”是工人技术等级的宝塔尖,也是我国产业发展、科研发展国际竞争力的宝剑尖。根据劳动保障部门的统计,我国城镇从业人口中技师、高级技师仅占4%,连一汽集团这样的技能人才高地,高级工比例也才13%,而发达国家高技能工人占30%—40%。这个数据的差距如同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清晰地告诉我们,形势十分严峻。

社会文化价值认同的错位和回归

造成高级技工人才严重缺失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老锅炉工王守仁说:“文凭吃香,单位用人提拔都要文凭,从根儿上断了技术工人个人发展的梦,谁还愿当工人?”

朱清时也说:“社会长期忽视了这批人(指熟练工人),导致国家经济发展严重短缺基础人才的状况。”

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既有社会文化原因,也有传统劳动人事管理体制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力市场教研室主任丁大建指出,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制度把工人和干部(包括科技人员)从管理制度上严格地割裂开,分别管理,造成二者不同的社会认同、地位以及职业发展空间。

管理体制无意间形成工人与干部的“级别差”和社会观念中“重学历,轻能力”的人才价值判断互相作用,使得许多技能型人才得不到他们应得的社会地位和相应的价值回报,只好放弃技术,转而谋求“管理”路线。

社会文化价值认同的错位不仅造成高技能人才短缺,同时也造成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过剩”的现象。“教育矛盾问题比较多,一定程度上也和这个有关。当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之后,其他60%的人如何让他们有价值地生活?社会应该健全各种出路的引导,家长和学生就不用在高考上挤了。”一位大学校长说。

可喜的是,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指导下,社会人才价值观正在回归、“升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技能人才纳入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范围、“高技能人才楷模”、“全国技术能手”、“首席技师”、“首席员工”、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都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