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市场是高职教育的源头活水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1-04-23

在“十一五”时期,我国每年仅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各级各类学校毕业学生都在1000万人以上,城镇新增劳动年龄人口也逐年增加,就业总量矛盾十分突出。在我国就业压力巨大的形势下,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才能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行业的发展。

完善教育教学服务系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要运用科学的手段,保持毕业生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培养的学生是否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就业率是否高,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是否满足市场需求,是否就业成为导向的标志。

要实现人才供需之间的动态平衡,就要建立面向市场的专业教育服务体系。高职院校主要是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服务,专业的设置要符合经济和产业布局发展趋势,打造拳头产品,走特色强校之路,实现人才“产品”的产销对接。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势,从市场就业需求、从学生增加就业的角度来合理设置各个专业,确定招生人数,集中力量办出精品,提高学校的美誉度、知名度,建立自己的品牌。

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服务能力

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是高职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的重要区别之一,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优势和特色所在。高职院校应该加大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努力建立产、教、学、研合作教育系统。使教学现场与生产现场同步,用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来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使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操作,为其将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就业岗位做好准备。

以市场为导向,走校企合作的道路。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支持。政府的提倡和调控是校企合作深入进行的催化剂,没有政府的推动力,校企合作失去了动力和发展方向。从国外一些国家的经验来看,高等教育产学合作的成功,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支持。政府部门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我国的实践经验也表明,有了政府的参与,校企合作才能做好。由于市场经济的确立,许多国有企业都进行了改制,私营企业飞速发展,但是他们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对校企合作缺乏动力,因此,迫切需要政府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

建立用人单位建立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企业是人才的需求者、接受者,他们需要的是能达到岗位要求的、能给企业创造利润、促进企业发展的人才。企业掌握着人才需求的主动权,同时也需要学校提供合格乃至优秀的人才。为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是企业也希望达到的目标。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必须充分发挥教学科研的优势,主动为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服务,如为企业提供关键技术的研发支持;或者为企业培训技术人员,满足企业员工知识、技术更新的要求等,为企业做各种技术、培训服务,以此与企业建立相互合作关系,构建互利互惠的合作机制就能达到刺激企业积极性的目标。政府必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生产条件先进的企业有为教育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当然可以提供一些经济利益回报。

以专业为单位加强校企合作,要大力发展企校合办某些专业,或者大力推动企业办学,开创“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模式。能否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人才和受企业欢迎的科技产品,就成为检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这些都要求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成果的评价过程,也使学校及时获取企业的反馈信息,来调整教学改革方案和科研方向,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