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少年高职”的“幼儿科研”亟待....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1-04-27

不务正业、难成气候……与一些社会人士对职业院校做科研的质疑有些不同,职业教育的践行者早已把目光聚焦于“如何把科研做得更好”。

6月27日,作为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重要议程之一,全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将在天津举行。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全国性的职教科研会议。

“历史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教育部高职教育示范工程建设专家委员会顾问于德宏教授对此激动不已。

在这位参与和见证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多年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老专家眼里,4年的职业院校示范建设已经带来了新气象,职业教育改革的敏感神经再次被拨动,科研成为新起点。

科研应成为职校“动力源”

“为什么职业院校搞科研成了一个话题?为什么很多职业院校自身也不认可需要搞科研?为什么争议持续了这么长时间?”面对记者,退而未休的于德宏教授一口气连问了3个“为什么”。

这位西安交通大学原副校长、全国知名机械专家更愿意将自己称作“一个长期关注职业教育的老兵”。4年来,不管有多忙,于德宏都会出现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现场,为比赛鼓与呼。

“职业院校搞科研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于德宏教授认为,当前要思考的是如何搞好科研、如何处理好科研与教学关系的问题。

他多年前的一个理念被广为引用:职业院校要做中小企业的研发中心,做高新技术的孵化器、蓄水池。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任君庆对这一观点感触颇多。在他看来,职业院校该不该搞科研,如此基本的问题都需要通过讨论才能认定,这本身就是一个讽喻,“职业教育不加强科研能行吗?”

“这说明对于职业教育本身定位的理论研究亟待加强,现在是一些基本命题都没有破解,如高职教育的层次与类型问题,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职人才的特点和需求问题等。”任君庆说。

“科研是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任君庆认为,科研对教学的反哺作用明显,“只重教学,不重科研,学校将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后劲。”与此同时,高职投身科研,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要培养既懂理论,又会技能,与市场和企业跟得紧、走得近的人才,高职院校必须以科研为纽带,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习惯和工程化的思维方式。

一个故事让于德宏教授印象深刻。几年前,于教授作为教育部高职教育示范工程建设专家委员会顾问带团前往广东一家企业参观访问,结果,没有一个企业领导出来接待。

不久后,作为西安交大副校长的他带高校团前往,企业领导齐刷刷前来迎接,不在家的老总甚至专门坐飞机赶回来参加接待。

“前后两重天背后,是长期以来职业院校自己否定自己,把自己人才培养的目标降低了”,于德宏教授认为,职业教育面向国家经济的主战场,应该抬起头挺起胸走路,不应该仅仅盯着就业率,“如果一个高职生的工资与普通民工拉不开差距,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就丧失了本义。”

在很多场合下,于德宏教授都喜欢与人分享他心目中优秀的高职院校图景:企业求学校解决技术难题,学校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

要把论文做到车间里

对于职业院校搞科研,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单强一直担心一个倾向,“一说搞科研就以为是写论文,是剪刀加浆糊。”

“千万不能好高骛远,”在他看来,职业院校的科研不是要搞从无到有的东西,高职的科研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前沿、高尖端的科研不适合高职院校的实际,围绕企业一线生产、技术管理、操作能力方面的应用型技术研发对职业院校而言更有优势,“重点是项目而不是课题,要把论文做到车间里。”

作为国家高职示范校的负责人,近几年来,单强一直在推行一种理念,职业教育的科研道路,不是几个老师做科研,“是要把科研的方法融入到学生的培养中去”。

2008年开始,单强在全校推广探索性学习,每年学校承接1000多个大大小小的项目,让全校每个学生参与到以项目制为载体的研究性学习中。学校还专门规定,教师的项目必须学生签字才能报销,以保证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

一个标志性的细节是,近几年的招聘会中,毕业生的简历中“有料了”——一份厚厚的项目报告,讲述自己参与研发的经历与收获。“原来没什么简历,就是那么一两页”,单强说。

单强的学校多年来都在进行企业反馈调查,以前用人单位的反馈都是说毕业生动手能力强,但现在多了这样的评价:“技术上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更强了”。

多年与企业的接触让单强意识到,大多数企业往往更看重现有基础技术的优化,这个技术革新不是新的原创成果,但对于企业的产出丝毫不比原创成果差,“因为从零开始的改变,风险很大。”

职业院校毕业生的阵地恰恰在这里——生产线上什么地方不太合适和需要改进,只有一线操作人员才最清楚。

单强的学校里有这样一个经典故事:机电自动化专业毕业生沈侃留校管理设备,并参与科研,校企合作单位——德国一家全球著名的电气公司在上海的一条生产线因为软件变了,准备直接将这条价值5000万元的生产线淘汰。然而,经过沈侃团队半年的改造,这条生产线重新投入了生产,只花了500万元。

“你们绝不可能更新,”当德国这家公司听说后觉得难以置信,学校把改造的全程录像寄过去后,德方还是不相信,专门派代表到中国,看完后一向以技术精湛而闻名的德国专家竖起了大拇指,“太神了!”

“如果能这样做下去,高职大有可为,发展前途会好于部分本科。”单强对自己的试验充满信心。

职校科研突围还面临很多难题

然而,对于职校的科研整体状况,单强用简单的8个字评价:“少年高职、幼儿科研”。

1999年至今,高职院校从无到有,已经发展到1200多所,占据高等教育大半壁江山,但是科研能力和体量不匹配的问题很突出,“身材很高大,但心智发育还是很脆弱,不是一个健康的发展。”

作为全国高职示范校,单强的学校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披荆斩棘,历经波折。在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中,他发现,绝大多数院校还没有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很多学校都是教师个人在搞科研,一些学校甚至根本没有,“职校科研突围,面临很多难题。”

首当其中的挑战来自职业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

在单强的学校,70%教师来自外资企业,这让很多兄弟院校眼红。目前的现实是,多数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科研素质普遍不高,科研骨干较少,无法形成科研团队。

有专家分析,由于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由中专学校升格举办或由多校合并而成,来自高校的专业教师大多只懂???论不会实践,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大多只会实践而不谙理论,因而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在科研工作方面普遍存在起步较晚、队伍薄弱、研究经验欠缺等不足。所以,要想尽快改变高职院校的科研弱势,就必须在队伍建设上建立行之有效的培养和激励机制。

经常到各地职业院校交流,单强发现,很多学校如果把科研当成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还有难度,对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投入是考验。

比如以科研为主导的话,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要搞小班教学。学生一旦进入项目后,经常要一口气做完项目,需要连轴转,晚上可能无法睡觉,这都会要求学校作出通盘调整,如各系之间实验设备等资源要开放共享,教学管理要跟上来,学期变成学段,课程要精细安排,“甚至实验室能否24小时开放,晚了能否吃饭,这样一些小细节都将影响改革之路。”

单强举例说,很多职业院校都有这样的规定:男女生晚上十点后不能串门。但学校现在成立一些项目小组,学生在一起讨论,也不好说到底是谈学习还是谈恋爱,这就要求学校后勤管理系统作出改变,开放通宵教室,开放24小时实验室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