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课题组负责人、上海教科院副院长马树超
记者:您所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即将公开出版。我们知道,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由于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职业教育具有差异性也是必然的。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谈均衡发展呢?
马树超: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发展观,虽然其内涵见仁见智,但大家普遍认为,教育均衡发展追求的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要求从制度上保障受教育者拥有平等的入学机会和就学机会,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职业教育均衡是教育均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育公平理念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体现。
职业教育具有教育和经济双重属性。虽然其经济属性决定了其为不同产业发展服务时,有因产业发展水平不同而不同的职业标准与要求,相同产业,发展水平也会因区域发展水平不同而不同,由此带来职业教育的差异性。但是,职业教育的教育属性决定了其根本目的是育人,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区域间差异应该降低到最小程度。
记者:这样看来,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是不一样的。
马树超:确实是这样。职业教育强调了在办学上要适应区域发展的需要,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应该包括教育资源均衡、教育机会均衡、教育质量均衡和教育结构均衡四方面的内容。
资源均衡,是指各区域职业学校的资源配置,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两个方面:硬件指生均经费、校舍建筑、实习实训设施等;软件主要指职业学校教师的数量、结构和水平,及其相应的教育教学水平等。
机会均衡是指每个学龄青年拥有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机会,毕业离校学生有回校重新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以及在岗职工和失业人员都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
质量均衡,内在表现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外化表现为毕业生的就业水平。不同区域、不同专业类型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由于企业发展需求不同,对其职业技能要求会有所差异,但其综合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应力求均衡。
结构均衡,是指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分别与区域内产业和技术结构相适应。
记者:我注意到,课题组已经构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均衡理论框架。
马树超:这是我们课题组在理论方面的一项创新。课题组参照用于流程关键点分析的龟形图方法,构建了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模型“金龟模型”。
“金龟模型”以区域内部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为核心,构成金龟的身体。而一个过程必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是尾巴,输出端则是头部。其输入端作为推进“供需均衡”的起点,从区域职业教育的“战略选择”出发,输出端则是实现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金龟头上的两只眼睛始终紧盯着前方市场对于职业教育的动态需求,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终身发展这两大根本性的需求。由此,我们从区域职业教育的战略选择入手,努力推进区域职业教育的供需均衡,从而达到区域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最终实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终身发展这两大终极目标。
支撑该理论模型主干的立足点,在于金龟的四个脚跟,即前述形成实现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四个主要条件,分别是资源的均衡、机会的均衡、质量的均衡和结构的均衡。
记者:如何用这一理论来指导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呢?
马树超:“金龟模型”理论可以为政府推进均衡发展的战略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思路。我们研究的重点在于抓住“金龟理论”模型的出发点,即为推进区域职业教育供需均衡发展设计可供选择的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各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观测分析,二是对各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判断分析,三是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条件的风险监测与预警,最终从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各职业教育相关者的不同角度,明确推进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