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8月31日,从四川开来的1351次专列缓缓进入上海站。1193名来沪就读中职校的都江堰学生,带着忐忑和期待来了;
三年后的今天,除269名因身体、学习等原因返回原籍,924名都江堰学生在上海毕业了!
他们当中,在上海就业的有541人,回四川就业的有362人,就业率高达99%。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欢送都江堰学生的毕业典礼上,当朝夕相处的点滴镜头一一回放时,徐敏老师哭了,孩子们抱着“徐爸”一起哭。三年,孩子们从最初的不适应,到现在的完全融入,在感动和关爱中收获了进步和成长,也学会了坚强和勇敢,更加珍爱生命和人生。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谢谢上海!”
生活不适老师相伴
“如果不是那场大地震,孩子们不会十四五岁就离开父母,远涉上海读书。”2008年暑假,徐敏专程去都江堰接学生。三四千名家长将都江堰火车站围得水泄不通,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紧紧握着上海老师的手,眼含热泪:“娃儿托给你们了!”
起初来沪,大多数四川孩子无法适应上海生活:“菜是‘白味’,真吃不惯!”上海老师到处给孩子搜罗四川辣酱,还开设“川味专窗”。徐敏的班上,一些孩子被诊断出贫血,他在家烧好红枣汤端到学校。遇到节假日,老师又从家里带来中秋的月饼、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立夏的鸡蛋……
徐汇职业高中的老师们为了让四川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周末放弃休息时间,带孩子们游览东方明珠、参观足球基地、观摩F1大赛。学校还开设沪语课,老师用诙谐的语调一字一句教孩子们说上海话。教师张文敏说,不少学生像献宝一样向她展示刚学会的上海话,甚至还会用“222”的沪语发音来考老师。如今,很多四川学生说起上海话来有板有眼,工作后听说上海话基本无障碍。
一技傍身助力人生
从三年前不谙世事的初中生,到现在利用一技之长撑起家中的一片天,这群都江堰孩子在上海成长、出发,实现人生的“美丽转身”。
在今年6月底举行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大众工业学校学生、来自都江堰的何棋摘得单片机项目金牌,并被采埃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相中,到研发部实习工作,实习期月薪就有两三千元。就在今年4月,何棋因为气胸发作不得不停止大赛集训,入院治疗。但为了圆大赛梦,他和老师始终不放弃。带教的袁佩宏老师在病房里陪着他,一遍遍进行编程训练。师生俩备赛的一幕幕,也感动了众多病友和医生。
徐敏说,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招收的18名都江堰学生如今都回到家乡,“副班长徐婷开了家婚纱店,王小滔在成都从事形象设计,还有两个孩子考上了全日制大学……”
就是这些孩子,刚到上海时,有的面对电脑,连打字也不会。老师们手把手,从熟悉键盘开始,练打字,学绘图,到编程、制作FLASH等,把学生们培养成一个个设计“小能手”。
上海市振华外经职业学校的58名都江堰毕业生,每个学生都有5张证书,其中文字录入、电子商务、办公软件应用、多媒体制作等都取得了国家中级职业资格证,信息技术优良率达到100%。现代职业技术学校汽修专业的都江堰学生,在汽修中级工考核通过率达100%;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在电子商务操作员等级考试四级和五级合格证获得率为98%,优秀率占40%。
感恩上海传递大爱
不少中职校的毕业典礼上,都江堰孩子不约而同,都选用一曲《感恩的心》作为主题音乐。让上海老师们感动的是,他们以朴实的方式回报上海的关爱,并正将这份关爱一直传递开去。
上海第二轻工业学校20多个都江堰孩子,在18岁成人礼那一天,悄悄跑到人民广场流动采血车上义务献血。学校知道后很心疼,孩子们反安慰老师:“我们就是想尽一份力。”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的都江堰孩子响应学校“爱心鸡毛信”活动,每人每月省下5元,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寄去,“让同为灾区的孩子餐桌上多一道可口的菜,开学时有一身新衣服”。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不少都江堰的孩子主动报名当志愿者。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朱江在城市最佳实践区提供后勤保障服务,他不甘于只坐办公室,主动加活要做个流动的志愿者,跑进跑出,几个月下来硬是晒成了一颗“小黑菜”。朱江被评为“上海世博会优秀世博志愿者”,今年被上海一家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录用,10月还将参加成人高考,准备在上海累积工作经验,几年后回家乡服务。
在回川的火车上,徐汇职业高中学生杨艾丽拼命向张文敏老师挥手,“姐,我们舍不得你,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如果还能选择,我愿意再做你的学生!”张老师转过身去,泪水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