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学士后”....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1-05-02

2011年,当66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他们已经不再是“天之骄子”,而是每年千万就业大军中的普通一员,与他们竞争的不仅是660万应届生,还有2010年未实现就业的60万毕业生,以及更早毕业的学长们。

连年高校扩招提升了全民教育水平,必然与之伴随的则是就业“阵痛”。尽管官方给出的报告显示,2010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还是达到了87.4%,但数据背后的问题也很明显:专业不对口、就业不理想、职业发展遇瓶颈、就业再失业,等等,这些问题,与“毕业即失业”一起,构成了“大学生就业难”这个社会性的困局。

解决大学生就业,教育培训不可小觑

在今年两会上,有关教育的议题聚焦在了就业问题上。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明确提出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针对这个问题,两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杜时贵,在提案中强调职业教育对解决就业的作用,他呼吁在意识和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事实上,尽管国家层面的重视有待提高,但民间的教育培训机构一直就是一支不容小觑的“促就业”力量。以“北大青鸟”等领军品牌为代表,这支商业化运作的教育大军在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对接企业用人需求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莘莘学子实现就业的“第三方”通路,也成为企业获取实用性人才的重要平台。

职业教育走向“大学生化”

重视职业教育有其内在逻辑的合理性,大学学历教育一直以来偏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教授,缺少充分的技能实践和应用,对于IT、营销等要求实践经验的专业而言,这种教育模式显然有着巨大的缺憾。企业需要的是实战能力强、职业经验丰富、入职就能迅速上手的应用型人才,而走出校门的不少毕业生却欠缺实践技能和实战经验,心高气傲、眼高手低,难以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

因此,在大学学历教育和企业用人需求之间,形成了一条明显的“空白地带”,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成因之一。如何填补这个空白?职业教育无疑是眼下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当前,已经有市场嗅觉敏锐的教育培训机构开始进行针对性的创新尝试,十年来专注IT教育培训的北大青鸟,2010年10月推出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学士后”课程,结合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理论基础,先期开设深度实战型的java和.NET课程,为企业培养更高素质、更强技能、更多经验的高级IT工程师,也帮助毕业生在就业前通过职业培训赢得先机。

“学士后”异军突起,深度实战技能助力“职”冲云霄

抢占市场先机的北大青鸟“学士后”,因其有的放矢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题,迅速获得了大学生群体的认同。毕业于理工科名校、工作半年又辞职的小尹最近加入了“学士后”的.NET课堂,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作半年最大的感触就是,学校学的知识在职场上完全不够用,需要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实战技能和经验,为职业生涯做深度投资,然后再“荷枪实弹”上战场。

作为大学生就业前的职业特训,“学士后”有着其他培训所不具备的优势:一是“深”,二是“实”——“深”是与大学毕业生理论基础结合的课程深度,“实”则是针对大学毕业生实践经验缺失的实战特性。

目前“学士后”的课程内容,以Java为例,包括“深入Java Collections Framework”、“使用Java Web Service构建SOA”等,这些内容的深度远远超越了同类课程。据北大青鸟产品研发人员透露,“学士后”课程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即使是基础知识的学习,也是从IT职场实战的角度出发,强调企业级应用,强调设计方案的整体性和安全性,与市场上其他IT职业培训形成明显的差异化区隔。

其次,从课程内容到授课方式,“学士后”全盘采用实用主义设计,课堂上组织学员组成研发小组,在模拟职场环境中进行实战项目开发,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小尹对此深有感触,他说:“上大学时是在学习中学习,工作以后是在工作中工作,现在则是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学习和工作融为一体,真正接受高度凝练的职场实战训练。”

在当前普遍仍以基本技能培训为主的IT职业培训市场上,这种先人一步的创新举措,有望使“学士后”异军突起,在学历教育和企业需求间的“空白地带”上搭建跳板,弥补“毕业”与“就业”间的断层。

对于缺技能少经验的大学毕业生而言,注重实践的职业教育培训,或将成为漫漫求职路上的一座灯塔。北大青鸟“学士后”是一个个案,或许也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