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倒逼”这个词跃然报章,在很多行业通用,甚至出现了“倒逼机制”。在民办本科与高职院校面临生源下降的情况下,生源危机“倒逼”教育改革也成了热门话题,许多文章都会借用“倒逼”这个词,“倒逼”似乎有种火烧眉毛之焦灼感,教育已经到了不得不改、不能不改的时候了。
笔者以为,“倒逼”这个词成为教育界的流行语,倒没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关键的问题则在于“倒逼”之后的两个字——“改革”,这才更值得关注。常识表明,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也没有十全十美的改革,改革总会伴随着无法预知的负面效应。更何况,改革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在“倒逼”的语境下,改革更显其被动意义,被动的改革也极有可能陷入盲目的境地。对待生源危机,高职院校还应保持清醒的意识——究竟哪些院校需要改革?必须要改吗?哪些方面需要改革?怎么改革?改革暗含的弊端有哪些?
生源危机,舆论首先拷问的是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事实上,一些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似乎并不薄弱。这类院校遭遇的危机恐怕不是“生源危机”这么简单,更在于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依然普遍存在,“技能型”人才低人一等的现象还会长期存在于这个社会。对于这类院校来说,需要教育改革吗?这种改革一方面要靠学校的努力,另一方面恐怕要依托于整个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充分尊重。
其次,对于办学质量本就薄弱、办学思路受到质疑的院校,恐怕是有“改革”的意愿,却没有改革的实力与科学的方法。在媒体一味强调“改革”的舆论渲染下,这类院校极有可能落入“乱改”的陷阱。今年江苏首推注册入学后,许多高职院校就使出了很多改革的新招,如给有特长的学生加分、组织预录取的学生旅游等,当然,这些都是改革的某些细节方面,或者可能仅仅流于表面功夫,属于非常浅层次的改革,短期内在克服生源危机上,也许会产生一定的效果。然而,关键还要看教育发展的大方向是否正确。
笔者以为,真正的改革更在于教育理念的改革,教育理念最终决定院校的办学目标,决定着其工作重心与工作方法,落实到实际中来,就是要依照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进行改革。比如,有专家说:“高职自主招生普遍存在着‘虎头蛇尾’的现象,即自主招生的前期宣传轰轰烈烈,时间长范围广,中期选拔谨小慎微,热议不断。但是,这些学生入学之后如何在班级编排、教学安排等方面给予个性化对待的问题却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高职自主招生应该倡导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期待个性化的培养。”这种“虎头蛇尾”的现象,恐怕就是很多院校爱走的“改革”之路,表面热闹,实则虚空,“改革”等同于隔靴搔痒,并不触动教育的根本与实质,背后实则是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很难改革。
不按教育规律办事、不尊重教育规律的改革,也不能称之为改革,甚至会衍生出一些教育上的乱象,如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缺乏规划性,教师学习的渠道狭窄,成长的速度较慢;在专业设置上,一些高职院校为了“赶时髦”,名义上要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盲目废弃旧专业,不经过科学的论证,不考虑实际的师资力量,缺乏长远规划,随意创设新专业,走的是“行政主导”、“领导个人意志化”道路,这种改革实质上是本末倒置,借“改革”之名瞎折腾。
第三,“倒逼机制”之下,改革的被动性凸显。面对生源危机,总会有部分院校在办学思路上僵化,在办学理念上走入死胡同,积弊已久,积重难返,如教育学者熊丙奇所说:“问题是,他们不改革,觉得拥有权力,比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利益更重要,又能如何?‘倒逼’改革的想法,走的还是行政主导改革的模式,无非是想通过外部的压力,督促行政改革,这种改革模式,很难指望行政力量主动放权,给自己‘找麻烦’,对既得利益实行切割。”
在媒体铺天盖地宣传“倒逼”改革的舆论氛围下,改还是不改,这是个问题,需要加以细化、分别讨论。高职院校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谨慎的态度,立足于自身的发展实际,科学、有效地实施改革,不尊重教育的办学规律,在媒体鼓吹改革之下,盲目地改革往往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