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曾敏妍
办公室内,一言一行都需要智慧,你那“一亩二分田”———办公桌更是你的长期“形象代言”者。一年即将过去,你有没有把它好好经营?“年终考核”大关又令人紧张起来,有网友心有戚戚焉地提起去年的“前车之鉴”:工作上没出什么纰漏,说是“称职”绰绰有余,但考核结果却不如意,捅娄子的原来就是自己的形象不佳的办公桌。事实上,在小普查的时候,发现白领们在自己“属地”中工作,还是以轻松的心态对待为多,整洁与否、有没有个人特色,个人喜好或者公司集体氛围占了上风。当然,资深的白领则会好心提醒:老板其实有看过你的办公桌,心里还会悄悄给你“打分”的!
你我都曾“以桌取人”
你会常常收拾办公桌吗?随意抽查10个职场白领,9个都会回答:会。理由却没有网友们考虑到的那么厚黑,大部分人以个人舒服、方便为前提,或者一周一次,或者每天抽5~10分钟时间来整理。对于整洁度上,反而有考量。初入新的地产公司策划部的Helen,下班前习惯性在办公室走一圈。她觉得,来到一个新环境,最紧要合群。Helen为了融入新环境花了不少功夫:以前她在超级忙乱的市场部工作,桌面上总有乱七八糟的文件、楼书一大堆,大家习以为常,也就不觉得突兀,要找文件的时候往往嬉笑着一起找,现在转到新公司,明晰地一人一座,大部分工作需要一个小组团队完成,项目、分工头头是道,为了不拖慢流程,大家从办公桌上开始提高效率,文件都是按照时间或者急缓程度来分类,一找起来就能找到。
在外资公司工作了三年的小岑,刚开始工作时也没有特别留意办公桌的“形象”问题,按着自己的洁癖习惯来整理,干净得一尘不染,给同事留下孤芳自赏的印象,好一阵子都没办法“埋堆”,令她颇为苦恼。其实她这个习惯,不但办公桌,日常生活上也一样的,没想到会成了自己的人际障碍。后来她反过来想:我们在要认识了解一个新同事,也会自觉不自觉地观察他的办公室。即便这个方法不一定准确,但要认识一个人并非一两天的事情,难免会先“以桌取人”。
老板在悄悄留意
不断被职场人士们提到“桌面形象”论,并非没有根据。资深的白领就会好心提醒:虽然不像学校里老师巡查一样正规,但老板或者上司确实会悄悄通过桌面来观察一个职员的处事作风。
做文秘助理的陈先生,经常跟着上司工作,也会以上司的思维去“以桌取人”。 他觉得:一张办公桌就如同一本书,从桌面风格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个性和对生活的态度。
例如,他们办公室的Amy是个大忙人,经常出差,不过一回来电话打个没完没了,桌子长期被一层又一层摊开的各种文件所覆盖。陈先生指出:这样的桌子确实显示她比别人忙,不过说话多,实事做得少,可见她出差的时候效率也高不到哪里去。不用看本人,从新丁小伍的桌面就看得出他的刚工作状态:学生时期的奖杯奖牌都放在桌子的一角,另一方面给人感觉像是在炫耀自己的能力,显示了他可能充满野心,凡事求成心切。那些桌面很少有工作之外杂物的办公桌,主人一般是踏实认真的,私生活和工作严格分开。
不过这种形象,绝对是“路遥知马力”的一种考证依据之一,一定要靠坚持或者形成习惯才能表现一个人的个性,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为定论的。有调查公司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和法国5个国家的2600名经理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48%的受访者喜欢乱而有序的办公桌风格,占了最多数。这类办公桌上虽然东西很多,但是牵扯到工作方面的文件却不可思议地整齐。各种文档分门别类,排列非常合理而且具有逻辑性,给人感觉专业又不会太严肃。60%的国外职场人表示,这样的习惯需要通过后天的训练来养成。在美国,不少家庭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引导他们使用一些工具,比如使用一些标签机给他们的桌椅编好名字,来培养孩子细节管理的能力。当他们长大进入办公室后,他们同样会通过这些从小培养起来的习惯来管理他们的办公桌。
你的办公桌在说话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分析,不喜欢收拾办公桌,与一个人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本身的个性张扬及心理滋生的惰性都有关系。也有些人是为了释放内心压力而故意这样做。但一张凌乱的积满灰尘的办公桌,会使人们的思维凌乱,产生烦躁的情绪,影响工作效率及智慧的发挥。如果办公桌之间距离比较集中,凌乱的桌面还会影响其他人的视觉和工作情绪。
东西太多固然不好,那太少呢?也不一定。 办公桌的整洁度,到底怎样才适合?顺着这次的采访,我们不妨来鉴定一下这些办公桌。
曾敏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