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大海归“水土不服”为哪般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1-05-10

大海归,指那些既有留学背景,又有在海外大公司担任高管职务经验的留学归国人才。按理说,这些人综合素质好,能力强,回国就业应该是顺风顺水,但其实不然。一些人力资源专家和猎头告诉,这些大海归在回国求职和就业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这些大海归要么觉得郁闷,要么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其实,是他们不了解“中国特色”的职场环境,所以才让自己在职场中“失分”。

一来就要两个秘书

私下聊天也全英文

某公司一位主管人事的副总告诉这样一个例子,前不久面试一位求职者,这位求职者就是行内所说的大海归,在美国名牌大学留学,毕业后一直在美国一家大型的医药科研机构工作,至今已经有十年以上时间,已做到了技术骨干的位置。按理说,他各方面的条件都非常符合公司的要求,个人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可是在谈到具体待遇时,大家发生了分歧。据这位副总介绍,这位求职者提出一切都要按照他在美国的标准执行,国外给他配了六个秘书,他说你不能给我六个,起码也要给我两个吧,此外,实验室要怎么样,资金要怎么样,住房车子要怎么样,公司全部资源都要向他倾斜。这位副总又好气又好笑地告诉:“我如果什么都有,我也可以做了,我还请他做什么?”当然,最后没谈成。这位副总最后表示,这个人是个人才,可是太美国化了,完全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在公司,董事长也才配了一个秘书,他一来就要配两个秘书,而且要很高的薪水,要很完善的配备,这都脱离了实际。”

专业人士点评

这样的例子绝非偶然。不少大海归在回国求职的过程中,都要求公司给很完备的配备,而这个要求是很多雇主做不到的,不是不愿意给,而是没有能力给。国内的很多公司还处在起步和初步扩张阶段,做不到“万事俱备”,如果是到这样的公司工作,就不能指望什么都安排得尽善尽美。而大海归都是在国际大公司里呆惯了的人,就像矜贵的天鹅,只会在水草肥美的地方觅食,到了条件差一点的地方,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私下聊天也全英文

大海归还容易遭遇的“障碍”是:自身的优越感。一位面试过几十位大海归的人力资源经理告诉,有的大海归从通电话开始,就透着一股优越感,这种优越感让人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不舒服。比如,他知道你是说中文的,但是他要全程讲英文,就算是私下聊天,他也要全部英文开道。再比如,面试的时候,他不是坐直身体或者身体略微前倾,而是向后靠在椅背上;他看你的目光也不是探讨式的,而是充满质疑和怀疑。这种优越感他不会说出来,甚至他都不会承认,但是毫无疑问,这种优越感已经像一个强大的气场,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到。而这种优越感,只会令到他的求职减分。

这种优越感还表现在过高估计自己能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比如有的大海归在加盟企业时,要求拥有30%的盈利分红,对于企业来讲,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还有的大海归同时加盟几家公司,将自己的专利同时卖给几个老板,这也是企业很难接受的事情。甚至还有大海归要求每年都拿几百万的薪资,但是只做很少的事情,其他的时间都要呆在国外。

专业人士点评

大海归有优越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过,问题是如何把握好这个优越感,如果让用人单位觉得你虽然有优越感,但愿意为公司效劳,那么你的优越感就成了公司的资源;但如果让用人单位觉得你瞧不起这个公司或瞧不起和你一起工作的人,那么这种优越感毫无疑问会给你减分。这种自我感觉“高人一等”的人,即使聘用了,也很难真正开展好工作。

一位人力资源专家直言,从公司的角度来说,大海归的优势不在于在国外呆了多少年,不在于毕业于什么学校,不在于英语,而在于在我们公司,你能做什么,能改善什么,每年的目标能不能达到。

误解薪酬结构

一家企业面试一位大海归,各方面条件都谈得很好,结果谈到薪酬时,这位大海归看了一眼企业开出的价码,什么也不说,掉头就走了。后来这位企业才辗转了解到,这位大海归是觉得企业没有给他买保险太不可思议了。在国外,无论一个公司的经营状况如何,都会给员工购买十分完备的保险,而在国内的一些公司,更愿意通过分红、绩效奖金等形式给员工让利。而这位大海归并不了解这一点。

专业人士点评

广东天勤医药有限公司副总裁杨瑾认为,在国外,“base salary”的概念不完全等同于中文概念的“基本工资”,意义更接近于中文概念的“底薪”,而对底薪的计算方法,国内国外、不同性质的单位计算方法可能会有明显的差异。

美国高科技企业中底薪常常非常单纯,仅仅是指根据个人综合能力测评和承担的职责给予的基本保障的薪酬,核发周期可以是每周、每两周或是一个月;而在中国,底薪可能是指基本岗位工资加上职称工资甚至浮动工资等的综合体,核发周期常常是一个月。这主要是中国人力资源发展社会不均衡造成的,大多数民营企业和事业单位使用的人力薪酬计算体系,与国际社会主流的人力薪酬计算体系不一致,有相当的差距,另外还与中国企业经营者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有关。所以,要结合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和人情环境去解读两个不同的薪酬结构。杨瑾建议,海归在回国就业时,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而不是仅仅简单地比对“概念”。

不玩职场“潜规则”

大海归在国内企业工作时,因为有优越感,因此常常不能自觉地“回”乡随俗。比如在企业的内部上发言、在给同事或老板发E-mail时,全部使用英文,不考虑公司是以说中文为主,员工是否都能听得懂;受外国文化影响,认为私人时间不该被打扰,所以下班后不参加同事的聚会,和同事也没有任何的私交,久而久之,就成了“孤家寡人”。

大海归不解人情世故还有一个表现,就是抵触社会“潜规则”。这里说的潜规则不是指不道德的手段,而是一些人情往来。有一个大海归,他的部下希望他能陪某位要人吃个饭沟通沟通感情,但他拒绝了,结果业务没做成,最后还是公司高层出面,才把定单拿到手。

专业人士点评

大海归回国就业,容易在公司里有孤独感,觉得“他们是一伙的,我是一个人”,所以一方面HR或者公司高层要想办法排解他这种孤独感,另一方面他自己也要甩掉优越感,真正融入到新的团队中来。

■名词解释

大海归与小海归

据专业人力资源经理(HR)和猎头介绍,圈内将“海归”划分为大海归和小海归,大海归指在国内有过担任高管的工作经验,然后出国留学,也指在国外大学毕业后,在海外的大公司里有过担任高管的工作经验,这种留学人才回国就业,被业界俗称为“大海归”。而小海归即是指那些没有过工作经验,中学或大学毕业后直接到国外留学,然后又直接回国就业的留学生。(郝婧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